孟郊《洛橋晚望》原文與賞析
孟郊
天津橋下冰初結,洛陽陌上行人絕。
榆柳蕭疏樓閣閑,月明直見嵩山雪。
《洛橋春望》是一首寫景詩,它寫的是詩人在洛橋所見的冬夜景象。一個冬天的晚上,寂寞的詩人登上洛橋橋頭,在晚望之際,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感受,然后在嚴冬的景物上染上自己的思想感情色彩,賦予它以思想內容,把自己的思想傾向和感受,隱蔽在其中,這便是這首詩所包含的思想內容。
詩人站在洛橋橋頭上,看到了怎樣的冬夜景色呢? 首先詩人的視角俯視橋下,已經結了薄冰,時令已進入冬季。然后平視昔日洛陽喧鬧街道,如今是一片冷落景象,連行人都已絕跡。再看夾道兩旁的榆柳,已是葉落枝禿,稀稀落落在嚴寒中不斷地瑟縮著。在榆柳背后,掩映著是富家樓臺亭閣,此時也是一片死寂,冷冷清清,悄無人聲,真是萬籟俱寂了。然而,就在這時,詩人向上仰視,把視線伸向高遠巍峨的嵩山,出現了“月明直見嵩山雪”的壯麗景象,才使寂寞畫面平添了無限生機,構成洛陽冬夜景色的異彩。作者在十分幽寂的洛城冬景中,開拓了一個峭拔奇險、高遠明麗,獨特迷人的新境界,使人精神為之振奮。而在這個新境界中,在象征冰清玉潔的明月白雪中,又寄寓著詩人高遠純潔的胸懷。這就是詩的思想。
全詩在寫法上,詩人緊緊抓住洛城冬夜景色的特點,采用層層渲染的筆法,先寫橋下結冰,次寫路絕行人,再寫榆柳葉落,樓閣人靜,最后寫嵩山積雪。視角由俯視、平視到仰視。寫景由近景、中景到遠景。把洛城冬夜景色,寫得十分幽寂,最后再突著一筆,使死一樣洛城寂寞景色有了活力,意境高遠明麗,引人讀之有不盡的情味。
上一篇:劉過《沁園春》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元好問《濟南行記》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