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出《九龍潭》原文與賞析
高出
空門漠漠白云還,云外春潭鏡里山。
獨有缽龍眠不穩,時來行雨到人間。
山川名勝、歷史古跡,可以開拓人的眼界和心胸,而詩人則會有感而發,創作出一首首名篇佳制。
這首《九龍潭》詩,以精練的筆墨,描繪出山林古寺所特有的幽邃環境。前兩句寫景,后兩句抒情。
九龍潭位于河南省登封縣東北部,附近有龍潭寺。起句“空門漠漠白云還”,空門,指龍潭寺,是佛教基地。漠漠,無聲、寂寞的意思。佛家以清靜為本,空門已見其靜,漠漠更見佛門的肅穆空寂。這一句意思是說龍潭寺內寂靜無聲,只有悠悠白云從遠處歸來,形容這里是人跡罕至的地方,寫出了佛門圣地特有的孤寂、肅穆的特征。
“云外春潭鏡里山”,進一步點明時間是春天,九龍潭所處的位置是在山中。云外,形容九龍潭所處地理位置之高,暗示其深藏幽邃之中。春潭,指春天的潭水,這里指九龍潭,此時正值春季,故言春潭。鏡里山,山水相映,山影倒映水中,水如明鏡,清澈碧綠。處于云霧繚繞之中的九龍潭,水如明鏡,映照出山的風姿。
前兩句突出一個靜字,渲染了一種靜謐、神秘的氣氛。
“獨有缽龍眠不穩”,“獨有”為承上啟下之句,由靜過渡到動,銜接自然,不露痕跡。“缽”為和尚飯缽,缽龍,指藏身于潭水中的龍。“不穩”,寫出了龍治水的形態。這一句詩人用形象化的語言,擬人化的手法,塑造了一個活生生的龍的形象,同時又以“獨有”反襯出前兩句的“靜”。
“時來行雨到人間”,最后這句將龍治水的民間傳說和下雨的自然現象聯系起來,非常形象,于詩中透露出作者歡快、跳躍的情緒。
全詩前后部分動靜相生,以動襯靜,既有描寫,又有抒情,寫得清新活潑,富有趣味性。
上一篇:杜牧《九日齊山登高》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袁宏道《入東林寺記》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