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松門》原文與賞析
歐陽修
島嶼松門數(shù)里長,懸崖對峙碧峰雙。
可憐勝境當(dāng)窮塞,翻使流人戀此邦。
亂石驚灘喧醉枕,淺沙明月入船窗。
因游始覺南來遠,行到荊江見蜀江。
《松門》詩,也是歐陽修于宋仁宗景祐年間官峽州夷陵令時所作《夷陵九詠》之一。松門這個地方,在唐宋時頗負盛名。杜甫《寄薛三郎中》有“子豈無扁舟,往復(fù)江漢津。我未下瞿唐,空念禹功勤。聽說松門峽,吐藥攬衣巾。高秋卻束帶,鼓枻視清旻”之句。詩人在病中聽說松門峽的風(fēng)景,即吐出剛服用的藥想整衣出游,自是形容其地的不凡。還有一首題為《反照》的五律,更把松門形容作圖畫:“反照開巫峽,寒空半有無。已低魚復(fù)暗,不盡白鹽孤。荻岸如秋水,松門似畫圖。牛羊識童仆,既夕應(yīng)傳呼。”
就杜詩可知,松門峽或松門應(yīng)在三峽中,但不少注杜詩的人都已不明其具體所在。而據(jù)歐陽修詩所述,松門自在當(dāng)時夷陵縣 (今湖北宜昌市)西長江西陵峽口,是一個數(shù)里長的江中島嶼,其地即為今長江最大水利樞紐葛洲壩的壩址。
葛洲又名郭洲,《水經(jīng)·江水注》:“江水出峽東南流,經(jīng)故城洲。洲附北岸。洲頭曰郭州,長二里,廣一里。上有步闡 (三國時吳西陵都督)故城,方圓稱洲,周回略滿。”歐陽修詩與《水經(jīng)注》所載相合,可證松門即為今葛洲壩,但何時始有松門之名,今已無從考知了。
詩寫葛洲壩當(dāng)年的景況。首兩句說松門是長江中長達數(shù)里的洲渚,松門的南北兩岸,都是樹木叢生的高崖峭壁。
“可憐”二句,贊嘆松門風(fēng)景之美,能使自己懷戀夷陵。詩人同時作的《寄梅圣俞》“惟有山川為勝絕,寄人堪作畫圖夸”,亦抒此意。“可憐”,令人愛惜。“當(dāng)”,值、處。“窮塞”,荒遠的邊境,借指夷陵的荒僻。“流人”,亦即《寄梅圣俞》詩中的“寄人”,被貶謫的官員,是詩人自指。
“亂石”二句,寫松門附近江水的兩種不同景色。詩人乘舟往游,舟經(jīng)亂石險灘處,舟中人臥在枕上能聽到湍急的江水沖擊亂石的喧騰聲; 舟經(jīng)淺沙平水處,江水中反映的月亮能在船窗中望見。“醉枕”,人因酒醉臥枕上。
“因游”二句,是詩人的感慨。詩人雖自戒在貶地不作“戚戚之文”,但仕途挫折的失意自不能忘懷。“南來”,即指從京城開封被貶到夷陵。長江出西陵峽為荊江,西陵峽上游為蜀江,而蜀地就當(dāng)時說更為僻遠。松門在西陵峽口,所以說“行到荊江見蜀江”。
上一篇:洪亮吉《松樹塘萬松歌》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宋濂《桃花澗修禊詩序》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