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舝
作者: 馮好勤 【本書體例】
【原文】:
間關車之舝兮(1),思孌季女逝兮(2)。匪饑匪渴(3),德音來括(4)。雖無好友(5),式燕且喜。
依彼平林(6),有集維鷮(7)。辰彼碩女(8),令德來教(9)。式燕且譽(10),好爾無射(11)。
雖無旨酒,式飲庶幾(12)。雖無嘉肴,式食庶幾。雖無德與女(13),式歌且舞。
陟彼高岡,析其柞薪(14)。析其柞薪,其葉湑兮(15)。鮮我覯爾(16),我心寫兮(17)。
高山仰止(18),景行行止(19)。四牡騑騑(20),六轡如琴(21)。覯爾新昏,以慰我心。
【鑒賞】:
關于這首詩的主題眾說不一。《詩序》云:“《車舝》,大夫刺幽王也。褒姒嫉妒無道,并進讒巧敗國,德澤不加于民。周人思得賢女以配君子,故作是詩也。”姚際恒斥之曰:“以嬖易嬖,其何能淑”(《通論》)?其意是說:換上一個寵妃取代褒姒怎么能好此呢?使人難以置信。朱熹《詩集傳》糾《序》偏說:“此燕樂其新婚之詩。”《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載:“叔孫婼如宋迎女,賦《車》。”今人也多認為這是一首歌詠新婚的詩。
全詩五章,皆寫詩人迎娶途中的喜悅及對佳偶的思慕之情。首章寫迎娶啟程。詩以“間關車之舝兮,思孌季女逝兮”發端,不僅開門見山,直接導入迎娶的主題,便于抒發欣喜若狂之情。對此孫譽之曰:“首兩語曼聲、綿麗,有姿態”(《評詩經》)。迎娶結婚,固然是一種喜事,但他喜愛與眾不同:“匪饑匪渴,德音來括。”(“饑渴”在《詩經》中多作性欲之隱語)詩人在這里聲明,娶她決非是性愛,而是對她懷有美德(德音)之崇慕。這就超越了流俗一般性愛的審美意識。正因如此,他才一往深情地說:“雖無好友,式燕且喜。”
次章寫娶親車子登程,穿林及思慕之情。詩云:“依彼平林,有集維鷮。”鷮者,長尾錦雞也。由“鷮”起興,聯想到閨房待娶的“碩女”;由鷮那溢光流彩的羽毛,聯想到“碩女”如花似玉的容貌;再加上“令德來教”的好品德,又使詩人情懷激蕩,張開了想象的翅膀:“式燕且譽,好爾無射”——既宴飲來又贊譽,我愛你終生不渝!真是情真意切,傾慕投地。
三章繼續寫他想象中與佳偶婚宴暢飲的情景。他勸她:“雖無旨酒”,請您干幾杯;“雖無嘉肴”,請您也嘗嘗;我的德行配不上您,但愿“式歌且舞”盡歡暢。這些樸實無華的語言,流自肺腑,感人至深。有人說這一章象靈隱的飛來峰,與前面兩章皆不相關聯,但由于它的插入,把詩人迎娶路上那種欣喜若狂的神態,從表情到內心作了較好的刻畫,深化了主題。
四章寫迎娶車子進入密林高岡的遐想。詩人乘車前行。高岡上茂盛的柞樹林映入眼簾,不由詩興感發,脫口而出:“陟彼高岡,析其柞薪。析其柞薪,其葉湑兮”。“析薪”,原指劈開、砍伐柞樹之柴薪,結婚時把火燒旺,此,隱喻娶妻;“葉湑”,原指柔嫩鮮艷的綠葉,喻內美堅貞,容光照人的新婦。這里詩人融詠物與比興為一體,巧妙地表現了對新婦的喜愛。如果說此抒情委婉曲致,那么接下兩句,便是直抒傾慕之情:“今天有幸婚配您,心花怒放百憂消。”
尾章寫歸途觀感。路上詩人仰望高山,遠眺大路,聯想佳偶,情滿胸懷,詩句自肺腑流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這兩句似乎是敘事、寫景,而實際上仍然是比。那美麗賢惠的新婦,不正象高山大路一樣令人敬仰和向往嗎?詩句意蘊豐厚,氣宇軒昂,具有一定的征意義,為后人表達某種仰慕之情所借用,業成千古名句。接下兩句:“四牡騑騑,六轡如琴”,不僅與首章“間關”二句相呼應,形成回環之勢,而且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驅車迎親圖”。最后直呼:“覯爾新婚,以慰我心”,情結全篇。
這首詩在藝術上的主要特色,首先表現在結構上跌宕有致。對此,清方玉潤曾作過精辟地論述:“前后兩章實賦,一往迎,一歸來。二、四章皆寫思慕之懷,卻用興體。中間忽易流利之筆,三層反跌作勢,全詩章法皆靈”(《詩經原始》)。這種多樣的結構,把詩人迎娶途中內心喜悅和思慕之情,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其次,運用了比興、烘托、描繪、復沓、象征、獨白多種表現手法,增強了全詩的意蘊和情趣。
上一篇:《車攻》情詩三百首賞析
下一篇:《車遙遙篇》情詩三百首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