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歲芳梅樹,繁花四面同1。春風(fēng)吹漸落,一夜幾枝空。少婦今如此2,長城恨不窮。莫將遼海雪,來比后庭中。
興調(diào)絕佳,楊升庵曰:此詩不拘對偶而工致天然。
【校記】
1.花,《全唐詩》一作“苞”。
2.少,《全唐詩》一作“小”。
【箋釋】
[梅花落] 為樂府舊題。《樂府詩集》卷二四“橫吹曲辭”:“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按唐大角曲亦有大單于、小單于、大梅花、小梅花等曲。今其聲猶有存者。”吳景旭《歷代詩話》卷二三“古樂府·梅花落”:“《復(fù)齋謾錄》曰:‘古曲有梅花落,非謂吹笛則梅落。詩人用事,不悟其失耳。’《漁隱叢話》曰:‘詩人因笛中有梅花落曲,故言吹笛則梅落者甚眾,若以為失,則梅花落之曲何為笛中獨有之,決不虛設(shè)也。’李白《觀吹笛》詩:‘何人吹玉笛,一半是秦聲。十月吳山曉,梅花落敬亭。’戎昱《聞笛》詩:‘平明獨惆悵,飛盡一庭梅。’崔櫓《梅》詩:‘初開已入雕梁畫,未落先愁玉笛吹。’黃庭堅《侍兒》詩:‘催盡落梅春已半,更吹三弄乞風(fēng)光。’泛觀古人用事,一律可見。復(fù)齋之妄辯也。吳旦生曰:梅花落,自是笛中曲,當以胡苕溪之說為正。唐大角曲亦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是也。”
[一夜幾枝空] 吳均《梅花落》:“終冬十二月,寒風(fēng)西北吹。獨有梅花落,飄蕩不依枝。”
[少婦] 陳后主《梅花落》:“映日花光動,迎風(fēng)香氣來。佳人早插髻,試立且徘徊。”蘇子卿《梅花落》:“織書偏有意,教逐錦文回。”
[遼海] 遼東。泛指遼河以東沿海地區(qū)。晉桓溫《薦譙元彥表》:“雖園綺之棲商洛,管寧之默遼海,方之于秀(譙秀),殆無以過。”遼海雪,蘇子卿《梅花落》:“中庭一樹梅,寒多葉未開。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來。”
[后庭] 宮廷或房室的后園。《藝林匯考》卷二“棟宇篇”:“《武帝紀》:甘泉宮內(nèi)中產(chǎn)芝,師古曰:內(nèi)中,謂后庭之室也。”此處代指“少婦”獨守之宅園。
【輯評】
《升庵詩話·芳梅詩》:“新歲芳梅樹,繁苞四面同。春風(fēng)吹漸落,一夜幾枝空。少婦今如此,長城恨不窮。莫將遼海雪,來比后庭中。”此劉方平《梅花》詩也。既不用事,又不拘對偶,而工致天然,雖太白未易先后也。梅花詩被宋人作壞,令人見梅枝可憎,而香影無味,安得誦此詩及梁元帝、徐陵、陰鏗、江總諸詠,一洗梅花之辱乎!
《詩藪外編·唐下》:初唐律,有全作齊梁者,王翰“春氣滿林香”是也。中唐律,有全作齊梁者,劉方平“新歲芳梅樹”是也。
又:《巫山高》,唐人舊選四篇,當以皇甫冉為最。然劉方平“楚國巫山秀”一篇亦佳。方平中唐人,題《梅花》五言律,用修謂可配太白。此作于齊梁不多讓也。
《刪補唐詩選脈箋釋會通評林·盛五古八》周珽評:芳梅正開,為風(fēng)所妒,一夜落盡,小婦之薄命類之。故因所觸而抱恨更深也。末二句言夫處之雪雖慘,尚遠于莫見。若將以比己所之梅,則飄零冷落,不益增其悲思乎?賦梅因以自賦,清徹淡雅之中,怨情可掬。
《西圃詩說》:楊升庵云:“梅花詩被宋人作壞,令人見梅枝可憎,而香影無味,安得誦此詩及梁元帝、徐陵、陰鏗、江總諸詠,一洗梅花之辱乎!”余謂不然,“雪后園林才半樹,水邊籬落忽橫枝”,又“竹外一枝斜更好”,非宋人詩乎?亦何得一概抹殺耶!
上一篇:《劉方平(十四首)》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班婕妤》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