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聲聲慢》是李清照后期流落江南時的作品,是她的名篇之一。金兵南侵,國家亡破,丈夫死去,家庭離散,一個孤獨無依的寡婦,在戰亂窮愁的生活中,真是有抒寫不盡的悲痛,驅遣不完的哀怨。當時的李清照,沒有辦法不如此地“凄凄慘慘戚戚”。寒暖不定的秋天,自己很難生活,幾杯淡酒,抵不住晚上的冷風,當年“雁字回時”,捎有丈夫來信,可今年要托它給丈夫捎信,已因人亡事變,不再可能。眼前唯見黃花憔悴,梧桐泣雨,一個人坐守窗前,怎能挨得到黑夜,聽得了雨滴梧桐?這般情景,用一個“愁”字怎能抒寫得盡?
這首詞以奇筆開篇:“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是真正發自內心深處的詩音。李清照在金兵南侵后夫婦渡淮南奔;國家不幸家難幸,在丈夫趙明誠死后,她只身飄泊江南,流離失所,情景極其悲慘。她所經歷的生活中,國家的、家庭的、個人的,全是失去的記錄,國土、家物、丈夫、收藏、希望、快樂……失去的實在是太多了,所剩的僅有愁苦,多到“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的地步。一切可以寶貴和值得留戀的東西,都失去之后,心中總感到“空牢牢”的,要問尋找什么,因為所失太多,一句兩句還說不清楚。這時要說心中情境,只有“尋尋覓覓”最為合適。李清照失去的東西,沒有一件是在“尋尋覓覓”中可以得到的,特別是家破人亡的遭遇,那是無法挽回的,她每日孤獨的生活環境,使她的心境從內到外地感到凄涼,這種心靈上的體驗,變成具有深含厚蘊的文字,就是“冷冷清清”,這是在無可指望的尋求動作之后的一種外境的心感。但在詞中的地位,它主要是表現情境氣氛,這種氣氛一旦形成,并環繞人心,就會造成心理上強烈的凄慘哀傷感覺。 “凄凄慘慘戚戚”,就是這種沉重、雜錯心理狀態的體驗性的揭示。這十四個疊字,字字無虛張,其自然妥貼,蘊情深厚,向來受到人們的稱譽。
在心情上有了這重重的失望、冷清、凄慘、悲愁感之后,它們還要在人的心田上隨現實生活中的風風雨雨而滋生蔓延,以致舊有新添完全交匯一起,不可解脫,不可忍受。首先是秋來時的寒近風急?!罢€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這位有多般不幸遭遇的女作家,心情脆弱而又無比敏感,外在的一切變化對她具有特殊作用力,她內在感受中的那十四個疊字,每一個都象觸一根而全響應的心弦, “乍暖還寒”氣候,使比黃花還瘦的身體消受不了。而要支撐身體,安慰病苦,以淡酒來澆濃愁, “三杯兩盞淡酒”,剛入愁腸,就被涼秋的急風吹盡,剩下的還是那難以將息的病體和無法消退的愁情。正是在這急風消淡酒,病體苦愁情的時候,心弦上又被外力狠重地一擊,諸弦同發一聲裂響,這就是: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雁陣橫空,鳴聲清苦,好熟悉的節候的信使,好熟悉的哀怨的叫聲,它們從北而南,正是自己當年流亡江左的方向路線,特別是丈夫在世之日,也曾以它的來去為約期,傳書遞意,可今天是舊友重逢,再寫信也傳無遞處,所余唯有極度傷心和難禁的絕望。
這時李清照甚想擺脫這種粘滯的愁情,豈知她的愁情已經積于心并又化于物了,因而心志不改,愁不能銷,物色不移,情不能禁。她到窗外庭院中,見滿地菊花堆積,憔悴損棄,無可采取,不由得同命相憐,想菊殘人慘,悲嘆滿地西風,零落無依。在秋風欺病體,淡酒惹濃愁,歸雁叫傷心,殘菊助憔悴的生活氛圍里,人不堪悲苦,想教時間快一點過去,讓眼前所見所聞所想所惡的一切,都消失在黑暗當中,以便在睡鄉中不了了之,可是這白天向黑夜過渡的路是那么遠,腳步是那樣慢,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人們習慣上都以為黑天是從遠處走向窗前,然后跨進室中,李清照此時心中再別無期待了,她在窗前竟等待和迎接起那可怕的黑暗來。可就是對一切人都同等賜予的東西,也因她的特別需要而有意延緩了腳步,可是一旦迎來了黑夜,一個人又怎么能消受得了呢!果然黑天來了,還帶來了另外一種更助秋愁之物——連綿的涼秋細雨: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梧桐細雨落在窗前,給心中的最后一點“尋尋覓覓”也造成失望的收場。它使凝聚在心中的那些“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更加擴延,與那“點點滴滴”的梧桐細雨,摻雜攪拌,帶著它們挨入黃昏,那時人進夜里,雨滴心頭,憑經驗可以料想那黑夜將會是怎樣的虛空,那虛空又會是怎樣的難耐?人們常以“愁”字來形容這種心境,可是對這位女作家的這種情境,如用一個“愁”字來形容,那簡直是太淺薄無力了!
李清照的心境已經發展到了至極的地步,再緊縮一分心弦就該崩斷了;而就詩的創作來說,也到了生發至極的地步,再增加一分就不能進行詩的創造了。也許是這位女作家在至極的頂點仍在不能自已地向上“尋尋覓覓”,走向了她雖不甘愿但又不能避免的生命與詩的雙重絕境。 《聲聲慢》應被視為李清照的絕命詩篇。
上一篇: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詩意|閱讀答案
下一篇:李白《古風(第十五)》詩意|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