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五首(選一)
(唐)張仲素
隴水潺湲隴樹秋①,征人到此淚雙流。
鄉關萬里無因見②,西戍河源早晚休。
【作者簡介】
作者張仲素見前《隴上行》作者簡介。
【詞語簡注】
①潺湲(音chán yuán):形容河水慢慢流淌的樣子。
②無因:沒有因由的意思。
【內容簡析】
本詩是張仲素所作的《塞下曲五首》中的第四首。《塞下曲》出自漢樂府《出塞》《入塞》等曲目,為唐代新樂府題材之一。本詩借樂府舊題,寫邊塞生活,表達了作者渴望和平的思想主旨。
全詩起句即寫六盤山獨有的景致:隴水緩慢流淌,隴樹未秋先凋。第二句“征人到此淚雙流”,則寫獨特的環境引起無數征夫行人獨特的感受,回想自己離鄉別親,孤身赴邊征戰,內心凄愴,悲從中生,雙眼熱淚盈盈。第三句作者感嘆征人離家萬里,根本無因由再見到故鄉家園。于是,戍邊之人的全部希望,全都匯聚到末尾一句“西戍河源早晚休”,全部的希望就是戍守西北黃河源地的日子,早晚有一天總會休止和結束。全詩語意沉痛,感情真摯,表達了作者厭惡戰爭、渴望和平的思想情緒。
上一篇:(唐)黃滔《塞 下》六盤山詩詞賞析
下一篇:(唐)李白《塞下曲六首(選二)》六盤山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