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
丁未冬①過吳松作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云去。數峰清苦,商略②黃昏雨。
第四橋③邊,擬共天隨④住。今何許,憑欄懷古,殘柳參差舞。
【注釋】
①丁未冬: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冬(1187)。白石自湖州往蘇州見范成大,道經吳松作。
②商略:商量,籌劃。
③第四橋:《蘇州府志》云:甘泉橋一名第四橋,以泉品居第四也。
④天隨:天隨子,唐代詩人陸龜蒙號。陸龜蒙,蘇州人,居松江甫里。辛文房《唐才子傳》謂其時放扁舟,備書籍、茶社、筆床、釣具等,優游于太湖之上。
【評點】
陳郁《藏一話腴》:襟期灑落,如晉宋間人。語到意工,不期于高遠而自高遠。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一闋,通首只寫眼前景物,至結處云“今何許,憑欄懷古,殘柳參差舞”,感時傷事,只用今何許三字提唱,憑欄懷古下僅以殘柳五字詠嘆了之,無窮哀感,都在虛處,令讀者吊古傷今,不能自止,洵推絕調。
許昂霄《詞綜偶評》:“數峰清苦”二句,遒勁。
王國維《人間詞話》:白石詞寫景之作如“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高樹晚蟬,說西風消息”,雖格韻高絕,然如霧里看花,終隔一層。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欲雨而待“商略”,“商略”而在“清苦”之“數峰”乃詞人幽渺之思。白石泛舟吳江,見太湖兩畔諸峰,陰沉欲雨,以此二句狀之。“憑欄”二句言其往事煙消,僅余殘柳耶?抑謂古今多少感慨,而垂柳無情,猶是臨風學舞耶?清虛秀逸,悠然騷雅遺音。
上一篇:張炎《渡江云(次趙元父韻)》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周必大《點絳唇(七夜)》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