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凌歊(控滄江)》
控滄江,排青嶂,燕臺②涼。駐彩仗、樂未渠③央④。巖花蹬蔓,妒千門、珠翠倚新妝。舞閑歌悄,恨風流、不管余香。
繁華夢,驚俄頃,佳麗地,指蒼茫。寄一笑、何與興亡!量船載酒,賴使君⑤、相對兩胡床⑥。緩調清管,更為儂、三弄斜陽。
【注釋】
①凌歊:臺名。《廣輿記》云:“凌歊臺在太平府黃山之巔,劉宋建離宮于此。”歊,熱氣也。凌歊,謂臺高可以滌除暑氣。賀鑄約于徽宗崇寧四年(1105)至大觀二年(1108)通判太平州,這首詞大約作于這段時間之內。
②燕臺:在此指凌歊臺,由此轉入寫史。
③渠:通“遽”。
④未央:未盡,未止。
⑤使君:是漢以后對州郡長官的尊稱,這里用來稱呼自己的朋友。
⑥胡床:一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傳自西域。
【評點】
李之儀《跋〈凌歊引〉后》:凌歊臺表見江左,異時詞人墨客形容藻繪多發于詩句,而樂府之傳則未聞焉。一日,會稽賀方回登而賦之,借《金人捧露盤》以寄其聲。于是昔之形容藻繪者奄奄如九泉下人矣。……方回又以一時所寓固已超然絕詣,獨無桓野王輩相與周旋,遂于卒章以申其不得而已者,則方回之人物茲可量矣。”李之儀對賀鑄的用心可謂理解得更深一層。
上一篇:周邦彥《蘭陵王(柳陰直)》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張舜民《賣花聲(木葉下君山)》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