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稚圭
石險天貌分,林交日容缺。
陰澗落春榮,寒巖留夏雪。
太平山座落在會稽境內(nèi)。會稽多名勝,千巖競秀,萬壑爭流,以山水優(yōu)美著稱。孔稚圭,南朝齊文學家,博學能文,所作《北山移文》,對偽善的隱君子,極盡尖銳揭露和辛辣諷刺之能事,文辭極工麗恢詭,為千古名文。由于他雅愛山水,又出身山陰(在會稽境內(nèi)),日與名山勝水為伍,故胸具丘壑,能曲寫其毫芥。本詩即詩人寫游太平山,用四句詩分寫四種景觀,表述其視覺感受。
首句“石險天貌分”,起得氣勢突兀不凡。詩人行至拔地而起的“太平山”,視覺延伸,仰望碧空,但見群峰壁立,峰頂峭石摩天,以致將渾圓的太空分割成條塊,看不出它的全貌。詩人繼續(xù)朝山中行進,視線下移,映入眼簾的第二個景觀是:“林交日容缺”。眼前一望無際的林海,枝葉犬牙相錯,遮天蔽日,擁擁擠擠,密不透光,詩人置身其中,連太陽的全貌都看不出。再低頭俯瞰,看見了什么呢?“陰澗落春榮”。只見在高山林海之中,穿插著深不可測的澗谷,谷底凄冷陰森,寒風習習,以致春天的花朵,因抵御不住這冷氣的侵襲,也瑟縮地紛紛墜落。這樣,便很自然的結(jié)出第四句:“寒巖留夏雪”。瞧!那千巖萬壑,由于氣候陰冷,初夏時分,還余雪未化呢!
這首詩全從視覺形象落墨,寥寥二十字,極其巧妙地勾勒出“太平山”雄偉、幽深、靜謐、肅穆的景象,令讀者沉浸于這種境界中,得到美的享受。
上一篇:歐陽修《宿云夢館》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蘇舜欽《獨步游滄浪亭》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