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札記·關于喬吉的疊字曲
十月三日《夜大學》的《巧用重言詞》一文,談到李清照《聲聲慢》一詞用疊字的問題,并引喬吉《天凈沙》“鶯鶯燕燕春春”疊字小令,認為他的散曲勝過李清照。這看法值得商榷。對李詞用疊字表示贊揚,始于南宋張端義《貴耳集》。他說:“本朝非無能詞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疊字者。”因此他認為李清照寫《聲聲慢》“乃公孫大娘舞劍手”。到了清代,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兩次駁張氏之說,一則認為李清照下十四疊字“不過奇筆耳,并非高調,張氏賞之,所見亦淺”(卷二);再則斥張“此論甚陋”,因為“十四疊字,不過造語奇雋耳,詞境深淺,殊不在此,執(zhí)是以論詞,不免魔障”(卷七)。至于喬曲,陳廷焯也曾引述,認為“喬夢符效之,丑態(tài)百出矣”;并認為喬用“嬌嬌嫩嫩”四字尤不堪”(亦見《白雨齋詞話》卷七)。
平心而論,李清照《聲聲慢》連下十四疊字,確有創(chuàng)造性,即使陳氏也不得不承認是“奇筆”,是“造語奇雋”。但一首詞的意境深淺,確不專靠用疊字取勝,而要看通首寫得是否有思想感情。像喬吉這首散曲的寫法,實近于文字游戲,而且格調不高,說它勝過李詞,未免過譽。
另外,《巧用重言詞》的作者對喬曲字句的理解也有未盡確切處。比如“停停當當”,即“停當”一詞的疊用,并不當“走走停停”講,而是“妥貼”、“恰到好處”的意思。而“停停當當人人”的“人人”,在這里并不是指很多人,只是專指某一個女子。我以為,評價一首作品好壞,首先還是把原作讀懂才好。
上一篇:古代詩歌札記·關于“推敲”故事的出處
下一篇:學詩小札·“一順邊”的七絕及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