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望海潮(東南形勝)》
東南形勝①,三吳②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③。怒濤卷霜雪,天塹④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⑤,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⑥,菱歌泛夜⑦,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⑧。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⑨好景,歸去鳳池⑩夸。
【注釋】
①形勝:山川壯美。
②三吳:指吳興、吳郡、會稽。
③堤沙:堤岸。
④天塹:指錢塘江。
⑤重湖疊巘清嘉:西湖有外湖、里湖之別,故稱重湖。疊巘,重疊的山峰。清嘉,美好。
⑥羌管弄晴:晴天時節,到處響著音樂聲。羌管,樂器,借指樂聲。
⑦菱歌泛夜:夜晚,從湖上傳來采菱之歌。
⑧千騎擁高牙:相傳孫何帥錢塘,柳永以此詞相贈。高牙,大旗,高位者的儀仗。當指孫何。
⑨圖將:描繪。將,語助詞,用于動詞之后。
⑩鳳池:即鳳凰池。中書省所在地。因其掌管機要,接近皇帝,故借指朝廷。
【評點】
范縝《方輿盛覽》:仁完四十二年太平,鎮壓翰苑十余載,不能出一語詠歌,巧于耆卿詞見之。”
楊湜《古今詞話》:柳耆卿與孫相何為布衣交。孫知杭州,門禁甚嚴,耆卿欲見之不得,作《望海潮》詞,往謁名妓楚楚曰:“欲見孫相,恨無門路。若因府會,愿借朱唇歌于孫相公之前。若問誰為此詞,但說柳七。”中秋府會,楚楚宛轉歌之,孫即日迎耆卿預坐。
羅大經《鶴林玉露》:孫何帥錢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詞贈之云:“東南形勝”云云。此詞流播,金主亮聞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近時謝處厚詩云:“誰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里愁!”余謂此詞雖牽動長江之愁,然卒為金主送死之媒,未足恨也。至于荷艷桂香,妝點湖山之清麗,使士大夫流連于歌舞嬉游之樂,遂忘中原,是則深可恨耳!
吳自牧《夢粱錄》:柳永詠錢塘詞曰:“參差十萬人家”,此元豐前語也。自高廟車駕自建康幸杭駐蹕,幾近二十余年,戶口蕃息,近百萬余家。杭城之外城,南西東北,各數十里,人煙生聚,民物阜蕃,市井坊陌,鋪席驕盛,數日經行不盡,各可比外路一州郡,足見杭城繁盛耳。
王闿運《湘綺樓評詞》:此則宜于紅氍上扮演,非文人聲口。此時鳳池可望江潮。
上一篇:康與之《望江南(重陽日)》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沈唐《望海潮(山光凝翠)》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