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采桑子》
轆轤金井梧桐晚,幾樹驚秋。①晝雨新愁!百尺蝦須在玉鉤。②瓊窗春斷雙蛾皺,回首邊頭。③欲寄鱗游,九曲寒波不溯流。④
【注釋】 ①轆轤(lu lu 鹿盧)句:轆轤,利用輪軸纏繞汲水繩,從而將井下水汲上地面的一種提水工具。金井,井欄上有金色雕飾的水井。
②蝦須:指垂簾。因其形象似蝦須,故稱。蘇易簡詩:“蝦須半卷天香散。”玉鉤:用玉石做的簾鉤。③瓊窗句:瓊窗,玉窗,指華美的窗戶。瓊,美玉。雙蛾皺,雙眉緊皺。蛾,蛾眉。④鱗游:指書信。鱗,借代為魚。古詩《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主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后人因稱書信為雙鯉或魚書。這里的“鱗游”代表鯉魚傳書的意思。朔(su訴),逆水而上叫溯。
【譯文】 傍晚在金井轆轤旁邊,梧桐幾株在蕭瑟驚喚。白天落雨再添新愁,長長的垂簾卷上玉鉤。
玉窗里春情絕斷雙眉緊皺,舉首遙望天盡頭。想把情書讓游魚傳送,怎奈水曲波寒溯流難訴投。
【集評】 明·沈際飛:“何關魚雁山水,而詞人一往寄情,煞甚相關,秦李諸人,多用此訣。”(《南唐二主詞匯箋》引)
明·李于鱗:“上‘秋愁不絕渾如雨’,下“情思欲訴寄與鱗’。”又:“觀其愁情欲寄處,自是一字一淚。”(《南唐二主詞匯箋》引)
近代·俞陛云:“上闋宮樹驚秋,卷簾凝望,寓懷遠之思。故下闋云回首邊頭,音書不到,當是憶弟鄭王北去而作。與《阮郎歸》調同意。此詞墨跡在王季宮判官家。《墨莊漫錄》云后主書法,遒勁可愛。可稱書詞雙美。”(《唐五代兩宋詞選釋》)
【總案】 上片主要寫環境,在這些景與物中,詞人通過“驚”字、“愁”字涂上了感情的色彩,烘托出了“秋愁”的氣氛,為下片的抒情打下了基礎。下片寫女主人公獨居空室,思情難排。情人又在遠方。夜晚自是難熬,白天卷簾看看窗外景色,正在下雨,綿綿無邊,又添新愁。寫信寄情人,可鴻雁不見,雙鯉又“九曲寒波不溯流”,真是萬般無奈。這是李煜亡國之后自己心境的寫照。
上一篇:潘閬《酒泉子》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汪元量《金人捧露盤越州越王臺》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