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宋育仁
小樓一雨作春寒,獨自倚闌看。東風又綠樓前柳,一絲影、一憶華年。泥酒情懷似絮,焚香心事如煙。
流光彈指記華鬘,揮手向人間。夢身猶著天花雨,認綠楊、魂往江南。覺后追尋迷路,屏風無限關山。
〔華年〕少年。〔泥酒〕滯酒。〔心事如煙〕謂心事縈懷,象香煙那樣曲折繚繞。〔華鬘〕鬘,發好貌。華鬘,天竺人以線貫穿各種花朵的飾身之物,亦可作婦人身上的裝飾品解。此處代指女子。〔天花雨〕從天而降的花雨。
這是一篇悼亡詞。
作者獨自倚闌,因見樓前煙雨,感到春寒。也是在這樣一個“東風又綠樓前柳”的春天,她離開人間。望著樓前的條條柳絲,似乎是她那苗條的身影出現,一件件少年時代的往事浮現在眼前。刻骨的思念帶來無限的憂愁,濁酒澆愁,而情懷浮動猶如柳絮那樣飄搖不定;心事縈懷,如同香煙那樣曲折繚繞。她當年揮手離別人間的瞬間,并沒有隨著光陰的流逝而消失,她的形象還清晰可見。這情景常常出現在夢中。夢中之身似乎還沾著從天上降落的花雨。識別綠楊為路,夢魂一直飛往江南。但夢醒之后去追尋卻又迷了路徑,阻隔著屏風似的無數關山。
從全詞看,他和她的永訣當在春雨江南、楊柳如煙之際。因此,每當此時此刻就觸景生情,憶起她即將離開人間的情景,以及對他們的愛情往事的追憶,并由追憶而進入夢境,夢醒后仍然想把她從夢中追尋回來。作者就是抓住情人永訣之際的情景,以及醒而夢、夢而醒的追思這樣一個過程的描述,表達了對情人銘心刻骨的思念。這是這首詞在藝術表現上的特點之一。其次,詞中“記實”與“記夢”相結合,就更有激動人心的藝術力量。“記實”,真切感人;“記夢”,更見癡情。晝思夜想,以至成夢,愈見出伉儷感情的誠篤。此外,詞人從寫景起筆,因“依闌看”而觸景生情;情的表達,或聯想——“一絲影、一憶華年”;或比喻——“泥酒情懷似絮,焚香心事如煙”;或寫真——“獨自依闌看”,“東風又綠樓前柳”;或“游仙”——“認綠楊,魂往江南”……都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其情更深沉,更凝重,更含蓄。
上一篇:《風入松·宋·吳文英》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鵲橋仙·宋·秦觀》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