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歌瓠子即平成②,宵旰精勤更省耕③。物在春臺皆自樂④,野張行殿見輿情。民瞻彩舸花前拜,馬避嘉禾柳外行⑤。過沛橫汾徒羨美⑥,宸章全是為蒼生⑦。
時邁乘陽輦路遙⑧,宸游非為物華饒⑨。河沉璧馬波濤靜,詔下金雞貫索消⑩。萬國冠裳迎圣禹(11),四方云日覲神堯(12)。篇章訓誥皆師古,徒解敷詞笑六朝(13)。
注釋 ①御制詩文:指康熙帝的詩文。②瓠子:樂府《瓠子歌》。漢武帝派萬名軍卒塞瓠子地方黃河決口,沒有成功,作此歌悼嘆之: “瓠子決兮將奈何?浩浩洋洋兮,慮殫為河。殫為河兮地不得寧; 功無已時兮,吾山平。吾山平兮,鉅野溢; 魚弗郁兮,柏冬日。正道馳兮,離長流;蛟龍騁兮,放遠游。歸舊川兮,神哉沛,不封疆兮,安知外。為我謂河伯兮,何不仁?泛濫不止兮愁吾人。齧桑浮兮,淮泗滿,久不返兮水維緩。”③宵旰:即宵衣旰食,言天不亮即起身,穿衣理事,直到天黑了才吃飯,指勤奮。④春臺:喻盛世。⑤馬避嘉禾:為防止馬蹄踐壞豐收的莊稼而繞道避之。⑥沛:地名,今江蘇沛縣。汾:汾水,水名,即今山西黃河支流汾河。⑦宸章:帝王之詩文。⑧輦路:古代帝王車駕馳行的大路。⑨宸游:帝王出巡。⑩河沉璧馬:漢武帝親臨塞黃河瓠子決口工地,向河中沉下白馬玉璧,據說這樣做可使河水變得平靜,以利施工。清代蓋沿用其俗。詔下金雞: 古代帝王頒布全國大赦令時,樹立七丈高竿,竿頂端設置金雞模型,高四尺,以黃金飾首,口銜紅色幡,幡長七尺,承以彩盤,用紅繩拴縛。金雞: 鳥類,似雉,金項紅背,斑尾,冠高聳。貫索消: 牢獄變空之意。貫索:星名,有九星組成,古代天文志認為此星乃“賤人之牢”,“主法律,禁暴強也。”“九星皆明,天下獄煩;七星見,小赦;五星、六星大赦。”九星全消,以喻特赦。(11)冠裳: 官員。圣禹: 古代傳說中治水有功的帝王,這里代指康熙帝。(12)覲神堯:朝拜神圣如堯的康熙帝。堯:傳說中的古代圣明君王。(13)徒解句:這是倒裝句,意為嘲笑六朝時代的君王只知道填詞作樂,無所作為。
上一篇:耆英《戊申仲春述職入覲留別粵東寅僚及各紳士七律六章》
下一篇:寶廷《擬杜感事(選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