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莫舞歌
李 賀①
方花古礎排九楹②,刺豹淋血盛銀甖③。
華筵鼓吹無桐竹,長刀直立割鳴箏。橫楣粗錦生紅緯,日炙錦嫣王未醉④。腰下三看寶玦光⑤,項莊掉箭攔前起。材官小臣公莫舞⑥,座上真人赤龍子。芒碭云瑞抱天回⑦,咸陽王氣清如水。鐵樞鐵楗重束關,大旗五丈撞雙環(huán)。漢王今日須秦印,絕臏刳腸臣不論⑧。【注釋】
①李賀(790—816),字長吉,福昌(今河南宜陽西)人,著名詩人。有《昌谷集》。
②方花:指琢了花的方石。礎,墊柱子用的石頭。九楹,九根柱子。
③甖(yīng):一種小口大腹的盛酒器。
④日炙錦嫣:指宴會已進行多時。
⑤“寶玦”句:指項羽的謀士范增舉玦示意項羽趕快動手殺劉邦,據(jù)《史記·項羽本紀》載:“范增數(shù)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玦”與“決”同音,舉玦是暗示快下決心。
⑥材官:一般指低級武官,這里即指項莊。
⑦芒碭云瑞:芒、碭,二縣名。劉邦曾隱匿于芒、碭二縣交界的山澤之間,劉邦妻呂后往往能找到他。人們不明原因,呂后說劉邦所在的地方往往有云氣。古人認為,天子頭上有云瑞,這是一種迷信的說法。
⑧絕臏刳腸:折斷膝益骨,剖出腸子。臏:膝蓋骨。不論:不在乎。
【詩本事】
原詩有序:“《公莫舞歌》者,詠項伯翼蔽劉沛公也。會中壯士,灼灼于人,故無復書,且南北樂府,率有歌引。賀陋諸家,今重作《公莫舞》云。”
【賞評】
李長吉的詩風詭異飄忽,奇譎難測,篇中常出驚人之語,而詩句又不乏風力。這首《公莫舞歌》即是其詩風的代表作。本篇前四句詩人用其所特有的意象鋪設出的氣氛是極扣人心弦的,“方花古礎”里,“刺豹淋血”于“銀甖”之內(nèi),“華筵”上沒有悅耳的絲竹之音,只有隆隆的鼓聲,直挺挺的“長刀”早已割斷了脆弱的箏弦,下一個可能就輪到劉邦的喉嚨了!接下來四句是詩人對鴻門精彩智斗場面的委曲描繪。亞父“三看寶玦”,項莊遂拔劍起舞而意在沛公,可像“項莊”這種“蝦兵蟹將”又在“真龍?zhí)熳印泵媲跋拐垓v啥呢?“王未醉”,跳梁小丑的雕蟲小技,他豈不知?最后八句是詩人對劉邦終得天下之事的追述。其中“咸陽王氣清如水”一句十分精彩,咸陽之地的王氣如清水般透徹明亮,是人都能看清歷史的走向,劉邦占得天下是遲早的事!故其終有“大旗五丈撞雙環(huán)”、“漢王今日頒秦印”之時。
【詩評選輯】
清·王琦《李賀詩歌集注》:絕臏刳腸,即樊噲對項王所云“臣死且不避”之意。
上一篇:孟賓于《公子行》察古觀今詩賞析
下一篇:杜 甫《兵車行》察古觀今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