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閏章
客倦南來路,河分向北流。
明朝望鄉淚,流不到江頭。
這首詩應作于詩人任山東學政期間。詩題中的南旺是湖名,在今山東汶上縣西南。南旺湖本有東西兩湖,運河經此,流貫其中。今運河西面的南旺湖已堙沒;東面的南旺湖原有兩湖,馬踏湖已堙,只留下蜀山湖。這里的地形特高,名為水肩,汶水流到這里分為南北二流,成為運河的分水口。
我國東南一帶,江河縱橫,古代人們或出游,或還鄉,舟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因此臨流水而引起懷遠或思鄉之情,就像見明月而懷念親朋、家鄉一樣,流水也成為了引發人感情的觸媒劑。在古代詩歌中、臨流思親、懷鄉之作占有相當數量,在唐人詩中更多。如李白的《太原早秋》中說:“思歸若流水,無日不悠悠”;孟浩然的《早寒江上有懷》寫有“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之句;岑參在《西過渭州見渭水思秦川》一詩中寫道:“憑添兩行淚,寄回故園流”。施閨章這首詩也是臨流懷鄉之作。
第一句“客倦南來路”,這“客”是詩人自己;“南來路”,說明他是從濟南出發南行;到達南旺途中已經過了不少時日,所以說“倦”。施閏章做官清廉自守,每到一處,關懷人民疾苦,特別注意于興學。他不像某些官員那樣只圖清閑自在,所以這個“倦”字,既寫出了當時的實情,也有自許之意。下面第二句說,到達南旺后,發覺這里的地勢高峻,河水都向北流,于是引起了他對家鄉的聯想。詩人的家鄉在安徽宣城,在長江之南,其地形與南旺有某些相似之處,說“河分向北流”,說的是南旺的地理勢態,卻也隱隱含有對家鄉思念之意。接著詩自然地過渡到第三、四句:“明朝望鄉淚,流不到江頭”,明天我將繼續我的行程,由南旺而引起的一段鄉愁,也將緊緊地跟隨著我。然而這一帶的水都向北流,與我的家鄉正取相反的方向,我對家鄉的思念,想通過“魚書”傳遞是達不到的,我灑下的思鄉之淚,也進不了長江,到達不了我的家鄉。這是透過一層寫法,雖只有十個字,卻把他的思鄉之情寫得淋漓盡致。沈德潛評此詩道:“過南旺分水,水俱向北,淚滴水中,不復到江也。宛如唐人聲口。”(《清詩別裁》卷二)
施閏章詩風樸素。王士禎稱許他的五言詩:“溫柔敦厚,辭句清麗。”從這首小詩也可見一斑。
上一篇:朱之瑜《避地日本感賦(二首選一)》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納蘭性德《秣陵懷古》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