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蒲松齡·喜雨口號》原文賞析
一夜松風撼遠潮,滿庭疏雨響瀟瀟。隴頭禾黍知何似?檻外新抽幾葉蕉。
風雨可以使人愁,也可以使人喜。一看它來在什么時候; 二看對于什么人而言。如果是送春的風雨,碰上個多愁多病的身,就有李清照的《如夢令》所賦的閑愁: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果是春耕時節的雨,又遇上感情與農夫相通的詩人,就有蒲松齡《喜雨口號》所賦的歡欣了。
“一夜松風撼遠潮,滿庭疏雨響瀟瀟。” 比起“昨夜雨疏風驟”,這兩句詩是什么氣勢!這絕不是住在城市四合院中所能聽到的雨聲風聲,而是身在山野的人才能領略到的雨聲風聲。必須是成片松林,在大風吹入的時候,才會出現松濤的奇觀和奇響。而夜里聽去,就如大江潮汐,由近及遠,或由遠及近。風入松,是第一部夜曲; 梧桐雨,則是第二部夜曲。前者雄渾低沉,后者明快響亮。交響成一片,使人感到何等的愉快。
“隴頭禾黍知何似?檻外新抽幾葉蕉。”易安居士大早起來就怯怯生生地打聽海棠消息,而柳泉先生則迫不及待地問到“隴頭禾黍”的長勢。當然,他也為庭前檻外芭蕉足雨而發出的新葉感到欣喜、愉快。他沒有滿足于此。心里早已想到,田地里的莊稼經春雨滋潤后,該也和檻外芭蕉一樣抽葉拔節了罷。這兩句之妙,不僅僅在于第三句提唱,表現了關心時稼的仁人之心,提高了詩的思想價值。還在于第四句回到眼前庭院中的新葉,從而關合前兩句的造境,使整首絕句通體渾成,沒有節外生枝的生硬感覺。
在語言上,前兩句中的“撼”字、“響”字都是推敲精當的句眼,它們恰當表現出松風的聲浪和滂沱的庭雨微妙的聽覺差異。末句的“幾葉”和前文“一夜”“滿庭”對舉,妙在由少而見其早也,也含欣喜的感情色彩。
上一篇:古詩《劉城·后蘆人謠》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高攀龍·夏日閑居》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