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洪昇·喜雨》原文賞析
半歲傷枯旱,郊原一雨新。麥芽爭出土,花氣欲排春。旋漲南陂水,初消北地塵。明朝減米價,先慰絕糧人。
這是一首春雨的頌歌。詩之首句劈頭即告知:“半歲傷枯旱?!痹瓉碜匀ザ两翊阂延邪肽甓辔匆娏赜?,而地里的麥苗,山野的植物急盼雨露的滋潤。在這關系到一年收成好壞的節骨眼上,一場春雨沛然而至,解除了農家燃眉之急,解除了大地復蘇的憂慮,“郊原一雨新”,這能不喜嗎?“新”字概括了春雨過后萬物滋長,大地充滿了一派生機的欣欣向榮的景象。
頷聯兩句就第二句的“新”字,選取兩幅畫面具體展現“新”之所在。一是麥苗迅速地成長:“麥芽爭出土”;二是百花爭春:“花氣欲排春”。兩句詩,一寫農事,一寫花潮,繪景楚楚動人。
本來有此一聯,已經表現了“郊原一雨新”之“新”字,但詩人興猶未盡,故以歡暢的筆觸,繼續寫春雨給人間帶來的變化:“旋漲南陂水,初消北地塵?!庇旰蟛痪?,池塘漲滿,水波蕩漾;經過雨水的洗滌,空氣中的灰塵蕩然無存,整個世界清新無比。一“漲”一“消”,詞意相反,卻表現了雨后兩個最顯著的變化。
結尾兩句,寫詩人的內心活動:“明朝減米價,先慰絕糧人?!痹娙擞上步档拇河?,已經預感到今年一定是個豐收年,糧食豐收必然會使米價降低,米價降低又必然使“絕糧人”最先感到欣慰。這一系列的推理,均出自作者的遐想,從中不難看出作者對黎民百姓的同情。
老杜也有一首《春夜喜雨》的詠雨詩,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尤其是以體物著稱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兩句,更被代代傳誦。詩之尾聯同洪昇這首《喜雨》詩一樣,也是對雨后的想象: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崩隙旁隗w物繪景方面,應該說比洪升要高出一頭,但后者喜雨,卻是由于春雨所帶來的豐收年景,能使萬千饑腸轆轆的窮苦百姓,得到短暫的滿足,立意有別。
上一篇:古詩《吳偉業·詠古》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徐禎卿·在武昌作》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