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紀映淮·秦淮竹枝詞》原文賞析
棲鴉流水點秋光,愛此蕭疏樹幾行。不與行人綰離別,賦成謝女白雪香。
此詩詠秦淮河邊的柳樹。詩的前兩句描繪秋天薄暮秦淮河上的景色。由于時近黃昏,水于空闊之間,棲鴉成陣。“棲鴉流水點秋光”,妙在“點”字。它固然是從秦少游“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滿庭芳》)化出的,“雖不識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語”(晁補之)。然“點秋光”三字又意味著“棲鴉”和“流水”點染成一片秋色,這卻是秦詩沒有的意味。“愛此蕭疏樹幾行”,第二句開始寫到河上柳樹,雖然有數行之多,卻又顯得疏朗有致,自是可愛的。這是棲鴉的歸宿,又是流水的陪襯,是秋光中少不得的一組景物。
最妙的是詩人接下去不再作直接的描寫,而用嗔怪的語氣,賦柳樹以人格:“不與行人綰離別,賦成謝女白雪香。”可以推測,作者當時正有送別的情事。漢唐人皆有折柳送別習俗,所謂“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 (劉禹錫)。但事實上柳樹是系不住行舟的,而作者面對的又是秋柳,似乎更不關心人的別離了。她忽然又記起謝道韞“未若柳絮因風起”那段詠雪的佳話來,于是生出一個奇想,覺得那柳樹的不管離別,是因為它把才思用偏了。因為幫助謝女寫成詠雪的名句,才從此冷淡了許多的行人。這種擬人的手法是十分婉妙的,于曲曲傳出作者的離情之外,還有了一點風趣。
“賦成謝女白雪香”,這詩句本身也很造奇。本來是謝女看見飛雪而聯想起飛絮情景,作成佳句。詩句卻說是柳絮作成謝女詠雪之句,又從而賦予了白雪以清香。在秋天,本來沒有飛絮的景象,但詩人浮想聯翩,坐役萬景,才有此獨得之句。而作者本人也是才女,她由柳樹聯想到謝女詠雪的故事,也很自然。此外,飛絮是作用于視覺的圖景; 而詩句是作用于想象的語言。彼此互換,也有通覺的妙用。正因為這些原因,使此詩頗具神韻,從而得到王士禛的激賞,其名篇《秦淮雜詩》就寫道: “棲鴉流水空蕭瑟,不見題詩紀阿男。”
最后應對詩題作點辨證。按此詩的內容,詩題應作《秦淮柳樹詞(或楊柳枝詞)》才對。《竹枝詞》和《(楊)柳枝詞》皆是唐代歌辭,風調皆近民歌。但“竹枝泛詠風土,柳枝則詠柳,其大較也”、“于詠柳之中于寓取風情,此當為楊柳詞本色”(《石洲詩話》)。所以此詞非“竹枝”體而應為“柳枝”體無疑。
上一篇:古詩《高啟·秋柳》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查慎行·秦郵道中即目》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