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沈明臣·蕭皋別業竹枝詞》原文賞析
青黃梅氣暖涼天,紅白花開正種田。燕子巢邊泥帶水,鵓鳩聲里雨如煙。
《竹枝詞》本出巴渝民族,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方風味。自唐代劉禹錫以來,仿作者極多。大都用寫一方風土人情及城鄉風光,形成七言絕句中一大專題。“蕭皋別業”是作者友人李賓父的別墅名稱,此詩就寫江南梅雨季節當地農村景象。其韻味和宋人翁卷的 《鄉村四月》頗為接近: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然而對比玩味,沈明臣此詩自有新意。
“青黃梅氣暖涼天,紅白花開正種田。”開篇兩句描繪蕭皋別業所在的郊野春光,就有美不勝收之感。與翁詩的“綠滿山原白滿川” 比較,更為色彩絢麗。顯然沈詩所寫的不是初夏四月的鄉村,而是春二三月的鄉村。這里不僅排開了四種色彩: “青”、“黃”、“紅”、“白”,較翁詩的“綠”、“白”,色彩的冷暖變化更大。而且出現了三個結構相同的排比的片語:“青黃梅”、“紅白花”、“暖涼天”。每個片語中的名詞性主詞前,都有兩個不同,甚至對立的形容詞(“青”“黃”是不同色,而“紅”、“白”是對比色,“暖”、“涼”是對立感覺),它恰到好處地寫出了乍暖還寒的早春天氣及相應的景物特征:桃李剛剛開花;而梅子尚小,黃里帶青。這里辨味之細,只有晚唐韓偓絕句差可仿佛。詩人下字也很精確,如果在別人筆下,首句也許是“青黃梅子”而不是“青黃梅氣”。“氣”字多么虛,感得到,摸不著。前兩句之妙,就在于不僅寫出了視覺色彩,比翁詩多寫出了人的感覺。這時還不是農忙時節,沒有“才了蠶桑又插田”那末緊張,只說正種田,恰到好處。
“燕子巢邊泥帶水,鵓鳩聲里雨如煙。”最惹人喜愛的是后一句,它在感覺、視覺形象外又添了聽覺、雨聲和鵓鳩聲。然而它畢竟是有意無意落到了翁卷那個得意之句的窠里。不過這里不是子規聲,因為子規是送春的鳥兒。這里寫的“鵓鳩”,即鵓鴣,羽毛黑褐而胸部淡紅偏褐,喜歡在春雨中鳴叫。在一片迷蒙的煙雨中,傳來鵓鴣呼侶的柔聲,倍覺迷人。而沈詩的獨創性尤見于上句“燕子巢邊泥帶水”。前人詠燕之作多矣,誰曾拈出“泥帶水”三字?那是來源于生活觀察的一個發現。原來梅雨到來,“芹泥雨潤”,水分特多,這就使得燕巢邊上的泥土濕漉漉的。這“泥帶水”決不是拖泥帶水的討厭,而是一個充滿生氣的形象。因為這是春雨,是好雨、暮雨。作用在人們心理上,春雨中的一切是可愛的。“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是杜甫的奇妙發現,“燕子巢邊泥帶水”則是沈明臣的奇妙發現。
翁卷的《鄉村四月》在形式上是四句散行的,而沈明臣此詩則以駢句為主。它不僅下聯對結;上聯有三個排比片語,同時上下句也似對非對。這就使它在形式上更有錦繡成文之感。這正是春天給人的感覺,而不是初夏給人的感覺。
上一篇:古詩《宋犖·荻港避風》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厲鶚·蒙陰》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