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朱弁
風煙節物眼中稀, 三月人猶戀褚衣。
結就客愁云片斷, 喚回鄉夢雨霏微。
小桃山下花初見, 弱柳沙頭絮未飛。
把酒送春無別語, 羨君才到便成歸。
朱弁在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冬受命出使金國,因不屈從于金人的威脅利誘,被拘禁十六年,于紹興十三年(1143)始得回歸。此詩是他身困異邦懷念故國之作。
首聯是寫塞外春天的氣候。陽春三月的江南已是鶯歌燕舞、春花斗麗的時節,而塞外,卻是寒氣猶存,很少見到那些傳遞春天氣息的景物,甚至人們連棉衣(褚衣即絲棉衣)還脫不掉。詩人通過“眼中稀”和“戀褚衣”的典型感受,寫出了姍姍來遲的塞外春天的特征。
頷聯承續上聯春遲的描寫,抒發詩人懷鄉念國的感情。那悠悠的“片云”和霏霏的“細雨”,觸發了作者的思鄉之情。他仿佛覺得“片云”凝聚著無盡的愁緒,“細雨”驚擾了他的鄉夢。“片云”、“細雨”既透露出姍姍來遲的春天要匆匆離去的信息,又烘托了“客愁”和“鄉夢”,抒寫了詩人被拘滯異邦的悲苦和懷念故國的深情。
頸聯又將時間推移向前,直接描寫了塞外的暮春景象。向陽山坡上的桃樹剛剛綻出花苞,可是柳樹還沒有吐絮,然而春天卻即將逝去。這一聯與首聯相呼應,寫出了春天的短暫,為下一聯“送春”,抒發感慨作了必要的鋪墊。
尾聯在寫“送春”時,不寫對春歸的惋惜與留戀,而是以突兀而出的“無別語”,增加了詩的曲折和懸念。其實,詩人并非是無話可說,而是悲苦、氣憤至極的表現。盡管如此,作者還是婉轉地把自己的心事透露出來。“羨君才到便成歸”,以春天的短暫、速歸來反襯自己被拘禁歲月的漫長,其內心的辛酸、痛楚,其盼歸的熱切、急迫之情都借助于這句感慨之辭和盤托出了。
本詩扣住塞外春天遲到、速歸和短暫三個層次構思謀篇,逐層渲染,步步推進,終篇點題時把懷念故國的婉轉纏綿的感情恣肆淋漓地抒寫出來。
上一篇:《追感往事·宋·陸游》賞析
下一篇:《送胡邦衡之新州貶所·宋·王庭珪》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