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當
蒼蒼中條山,厥形極奇磈。
我欲涉其崖,濯足黃河水。
蒲中,即蒲州,今山西永濟縣。暢當是蒲中人,此詩寫在家鄉道路上行走時的所見所想。
首二句寫所見。中條山在蒲中東南,詩人行進在家鄉的道路上,抬眼望去,見高峻碐磳的中條山拔地而起,由肺腑發出激賞:郁郁蒼蒼的中條山,你的形狀,真是雄奇到極點,峻拔到極點!厥,同“其”。
次二句因見中條山而忽發奇想,壯話驚人。詩人說:我想爬上中條山,垂下雙足,在黃河里洗個夠。
這兩句,可能從左思《詠史》詩“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化出。但前者所講的是并列的兩件事:時而振衣于千仞高岡,時而濯足于萬里洪流;盡管境界極其壯闊,氣概極其豪邁,卻是能夠做到的。因而從寫作方法上看,這是現實主義的。而后者,所講的是上下貫通的一件事:高坐于中條山崖,垂下雙腿,在萬里黃河中洗腳;其境界同樣狀闊,其氣概同樣豪邁,然而對于七尺之軀的人來說,卻是不可能做到的。因而從寫作方法看,這是浪漫主義的。正由于超脫現實,馳騁幻想,才創造出在“振衣千仞岡”的同時“濯足萬里流”的奇特形象,表現了詩人熱愛山水,擁抱宇宙的胸懷。
全詩前兩句寫景,景中有情;后兩句抒情,情中有景。第三句中的“欲”字,表明后兩句所寫的只是一種愿望?!捌洹弊执袟l山,緊承前兩句。而“欲涉”中條山之“崖”的目的乃是“濯足黃河水”,從而自然而然地帶出了黃河,表明萬里黃河正從中條山下流過,補足了情中景。
寥寥20字,既寫出山之雄偉,又寫出水之浩蕩。而以“涉崖”、“濯足”的人物將山水結合起來,展現了情景交融的瑰奇意境,構思之巧妙,造語之凝練,都值得借鑒。
上一篇:戎昱《云安阻雨》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衛象《古詞》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