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民歌·上山采蘼蕪》原文與賞析
上山采蘼蕪,下山逢故夫。長跪問故夫:“新人復何如?”“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姝。顏色類相似,手爪不相如?!薄靶氯藦拈T入,故人從閤去。”“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椏V日一匹,織素五丈余。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
此篇最早見于 《玉臺新詠》,題為 “古詩”。《太平御覽》引作 “古樂府”。大約是東漢末期的作品,這是一首描寫女子無辜被棄的詩,反映了封建社會婦女悲慘的命運。
“上山采蘼蕪,下山逢故夫。長跪問故夫”,開頭這三句是以第三者的口吻寫出。蘼蕪,香草的一種,亦名江離,其葉風干后可做香料。女子上山采蘼蕪,而在下山時遇到了從前遺棄她的丈夫。這對原本恩愛的夫妻現在已成了路人,如今邂逅相遇,將是何種心情?所交談的又是什么內容呢?下面則通過二人的對話一一得到了展示?!伴L跪問故夫”一句表現了棄婦對故夫依然是多么謙恭??梢娺@是一個賢惠知禮的女子。女子跪著問道: “新人復何如?”新人,即故夫新娶之人。女子望著這位喜新厭舊的從前的丈夫,感情一定是很復雜的,但她首先向他提出一個最現實的問題: “你新娶的人怎么樣?”這里,既有女子對丈夫的怨恨,又有對丈夫的關心。面對她的詢問,故夫回答說: “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姝。顏色類相似,手爪不相如?!辨?,美好。手爪,指手藝,諸如紡織、縫紉、裁剪等技巧。新人雖然說美好,但還不如故人,容貌相似,手藝卻趕不上你?!惫史虻倪@四句話,是將“新人”和“故人”對比來說的。一“好”,一“姝”,固然說明了她們倆的相似之處,但“不相如”卻說明了她們的差距。此時,故夫是為了討好這位曾經被他遺棄的妻子?看來不是,因為大可沒有必要,那么就是念舊情了。也許是良心的發現,不得不承認這位曾經和他相伴的妻子還是貌美手巧的,不僅不遜色于“新人”,還勝她一籌呢?!肮史颉钡倪@番話深深觸動了那顆被傷害的心,此時,棄婦內心是委屈?是怨恨?是疑惑?可能各種情感交織,難以說清是哪一種,但既然丈夫說出了自己比“新人”強,為什么還要將自己遺棄?于是她不得不重提舊事: “新人從門入,故人從閤去?!毕氘斈?,新人從大門被迎進來,我從旁邊小門離去了。語帶哀怨而又委屈。關于這兩句詩,余冠英先生解釋說:“ ‘新人從門入’ 兩句必須作為棄婦的話才有味,因為故夫說新不如故,是含有念舊的感情的,使她聽了立刻覺得要訴訴當初的委屈,同時不能即刻相信故夫的話是真話,她還要試探試探。這兩句話等于說:既然故人比新人好,你還記得當初怎樣對待故人嗎?也等于說:你說新人不如故人,我還不信呢,要真是這樣,你就不會那樣對待我了。這么一來就逼出男人說出一番具體比較。那比較的標準就是生產技術的高下。” ( 《樂府詩選》)此說頗為精當。最后四句就是“故夫”所云:“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椏V日一匹,織素五丈余。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故夫”將“新人”和“舊人”進行了一番手藝上的具體對比,新人善于織縑,故人善于織素,新人織縑一天能織一匹,故人織素一天織五丈多。從織縑和織素的質量和數量來看,新人趕不上故人。縑,黃色雙絲絹。素,白色細絹。一匹,四丈。五丈余,等于一匹零一丈有余。從這個具體對比當中,能看出故夫的念舊之情,當然,也進一步揭示了這位藝高的女子被棄的無辜以及男女不平等的社會現實。張琦對此詩評論說: “巧拙既殊,鈍捷亦異,而愛憎取舍,一切反之。末世錄才,大都爾爾。”此說頗有深意,給人以啟迪。
此詩的主旨在于描寫棄婦的哀怨,但詩篇卻采取了從反面描寫故夫念舊的寫法,以此來表現女主人公被棄的無辜及殘酷社會現實,這種寫法在漢樂府民歌當中還是頗有特色的。
這首詩基本上是采用了對話的形式。女主人公的勤勞、手巧、善良、美麗及“故夫”的喜新厭舊等性格特征及人物形象,通過對話的方法鮮明地表現了出來。同時,這種對話形式也增強了真實感。這種藝術構思足以反映作者的匠心。
上一篇:《清代民歌·(馬頭調)魚兒跳》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先秦民歌·東山》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