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民歌·嘉祐中京師諺》原文與賞析
拔隊為參政,成群作副樞;虧他包省主,悶殺宋尚書。
這是一首宋仁宗時代京城人士為包拯、宋祁的不得重用而憤懣不平的民歌。
包省主,就是包拯,北宋大臣,人民心目中清官的典型。省主,長官的意思。歌中的包拯當(dāng)時在三司使任上,掌管財務(wù)賦稅之類。他公正廉明,鐵面無私,在作開封府尹期間,大開府門,使百姓能直上公庭告狀,他敢于懲治權(quán)貴,毫不講情面,以至得到 “關(guān)節(jié)不到,有閻羅老包”的贊嘆。《宋史》中說他:“拯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dāng)渴帧H艘哉椤S河清’。”老百姓更把他奉為神明,他的事跡被編為各種民間文學(xué)形式,如戲曲、評書、小說故事,至今仍在人民中間廣泛流傳,影響很大。
宋尚書,指宋祁。北宋一位頗有文名的大臣。他和胞兄宋庠,同時考上進士,并有文名,當(dāng)時人稱“二宋”。由于宋祁的名句“紅杏枝頭春意鬧”膾炙人口,盡人皆知,所以得了個“紅杏尚書”的雅號。他和歐陽修同修唐書,就是《新唐書》。尚書,是個宰相手下分管部門工作的官職。歌中的宋祁當(dāng)時是鄭州的守官,連京城都還沒能進得去,哪談得上入閣主持中央工作。
因此歌諺一開頭就以抑制不住的憤激喊出了 “拔隊為參政,成群作副樞”的不合理現(xiàn)實。參政,即參知政事,相當(dāng)于副宰相;副樞,樞密院(掌管國家軍事的機構(gòu))副使,都是重要的接近皇上,主持中央工作的官職,而在仁宗嘉祐年間,翰林院的好些人都調(diào)到協(xié)助宰相處理政務(wù)的中央政府里,但這兩位“久著人望”的人物卻還在一般地位上,沒有被提拔的跡象。所以老百姓要為他們鳴不平。參政和副樞,名額都是個別的,而這首歌里卻用了“拔隊”和 “成群”來形容任職者之多,顯然這是夸張的手法,這種夸張標(biāo)志著人們的憤慨情緒。
上一篇:《清代民歌·詠風(fēng)》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明代民歌·嘉靖初童謠》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