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清江引 惜別(三首)
貫云石
一
湘云楚雨歸路杳,總是傷懷抱。江聲攪暮濤,樹影留殘照。蘭舟把愁都載了。
二
若還與他相見時,道個真傳示:不是不修書,不是無才思,繞清江買不得天樣紙。
三
玉人泣別聲漸杳,無語傷懷抱。寂寞武陵源,細雨連芳草,卻被它帶將春去了。
這三首小令,風格各異,寫別情都有點睛之筆和獨特的技巧。
第一首妙在末句,是李清照《武陵春》詞中名句“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的脫化。“把愁都載了”,不僅是游子,而且還有思婦,載得更為沉重。作者還把這只歸舟系在特定的環境中:云雨的迷茫,暮濤的孤寂,殘照的悵惘,有烘云托月的效果。
第二首構思非常獨特的小令。作者沒有正面敘述對友人(情人)的思念之情,而是說自己找遍了清江也買不到像天一樣大的紙,沒辦法抒寫自己的相思之情。可見這種情感是多么深摯、強烈。“真傳示”,真實情況的傳達。“修書”,寫信。這首小令運用夸張手法表現友人(情人)之間的離愁別情,想象奇妙,出人意料。
第三首作者寫對方,即美麗的玉人,她“泣別”、“無語”,此時是無聲勝有聲,一切“傷”心之事盡在不言中。雙方想到了武陵源,但是“細雨”、“芳草”,“帶將春去了”。用語極妙。武陵源,即桃花源,在今湖南省桃源縣。陶潛寫有《桃花源記》: “武陵人,捕魚為業。”王維《桃源行》: “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向往歸隱田園的生活。
三首小曲,看似俗而卻不失其雅,確實是不可多得的曲作。
上一篇:雙調·沉醉東風·徐琰|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雙調·清江引托詠·宋方壺|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