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渡江
秋風江口聽鳴榔①,遠客歸心正渺茫。萬古乾坤此江水,百年風日幾重陽。煙中樹色浮瓜步②,城上山形繞建康③。直過真州更東下④,夜深燈火宿維揚⑤。
①鳴榔,漁夫以木棒擊船以驅魚,亦指水擊船舷。榔,通“桹”。②瓜步,鎮名,在江蘇六合縣東南,南臨大江。水際曰步,故用“浮”字。③建康,今江蘇南京市。 ④真州,唐揚子縣白沙地,宋代以鑄真宗像成,更名真州。明代為儀真,今江蘇儀征縣。 ⑤維揚,今江蘇揚州市的別稱。
【說明】 成化十六年(1480)作,收入《北上錄》。作者《后登舟賦》序云:“成化庚子秋九月八日,予與洗馬羅君明仲校文畢事,歸自南都。越一日重九,放舟龍江(當指龍江關),風帆東下,……而舟至儀真,未暮也。”
重九是熟題,大都詠登高,今則為渡江,故詩繞江城水色,而于燈火揚州中過此節日。后半首連用四個地名,增加了風土感。
謝榛《四溟詩話》卷一:“夏正夫(夏寅)謂涯翁善用虛字,若‘萬古乾坤此江水,百年風日幾重陽’是也。”萬古二句,雄渾而感慨,但“萬古”對“百年”,太對而無變化,“風”字也和第一句“風”字重復。
上一篇:《龍潭夜坐》明代詩賞析
下一篇:《書驛亭壁方壽州詩后》明代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