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
黃陵廟前莎草春,黃陵女兒茜裙新。
輕舟短棹唱歌去,水遠山長愁殺人。
黃陵廟,位于現今湖南省湘陰縣北面,湘水入洞庭湖處。唐代韓愈《黃陵廟碑》說:“湘旁有廟曰黃陵,自前古以祠堯之二女舜二妃者?!秉S陵廟及其所祀舜二妃娥皇、女英的故事,是唐代詩人喜歡歌詠的題材之一,李白、杜甫、李頎、郎士元、呂溫等著名詩人都描寫過它。但是,李群玉的這首詩,對這一傳統題材沒有陳陳相因,而能別開生面,故膾炙人口。
詩的前二句描寫黃陵廟前的風土人情。莎(suō蓑)草,生在河邊沙地上的花穗褐色的草。這句寫廟前的春光。茜(qiàn倩)裙,大紅色的裙子。這句寫廟前的青春少女。這二句連用兩個“黃陵”,賦予全詩以濃郁的地方色彩。“春”“新”二字,又使全詩滲透著新鮮的時代氣息,說明本詩寫的不是關于娥皇女英的古老傳說,而是寫的湖湘地方的新風光、新兒女。
后二句描寫黃陵女兒的生活感情。第三句著重描寫了她們的勞動。輕舟短棹,點明了她們的漁女身分。唱歌去,表現了她們的青春朝氣與活潑性格。第四句則著重描寫了她們的愛情。這句的主語是誰?古今評注者有二說:何焯《三體唐詩》說:“結句是欲往從之而無由,亦《楚辭》求女之意。”按此說,結句的主語是詩人自己,詩人效屈原求女,愁水遠山長無由從之。俞陛云《詩境淺說續編》認為:“詩意言黃陵女兒蕩輕舟而去,無限愁心,付諸云水?!卑创苏f,結句主語是黃陵女兒,結句表現了這些漁家少女愛情上的苦悶。我們贊成后一說。
李群玉在《進詩表》上曾說自己“居住沅湘,宗師屈宋”。他的詩作,是注意以屈原、宋玉的《楚辭》為宗的,這首詩也不例外。這首詩明顯地受了《楚辭·九歌》的影響。它的主旨雖然不是歌詠湘妃故事,但它是以湘妃故事的發源地作為背景。它所描寫的黃陵女兒的青春朝氣與遠望愁思,也帶有《九歌》中的湘妃影子。這首詩還深受中唐以來巴蜀荊楚流行的《竹枝》的影響。宋顧樂《唐人萬首絕句選》說此詩“《竹枝》縹渺,風味悠然”,黃生《唐詩摘抄》也說此詩是“竹枝體”。這首詩帶有明快的愛情民歌風味。詩的前二句,打破了七絕的平仄格律,兩用“黃陵”一詞,使詩顯得更自然真切。這種重犯的句式,對后世頗有影響。如元代王廓《黃陵曲》“黃陵磯頭煙樹簇,黃陵廟前煙草綠”,元代胡天游《黃陵廟》“黃陵祠邊春草齊,黃陵廟下春波肥”,都是學習這種句式。
上一篇:李商隱《漢宮》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趙嘏《經汾陽舊宅》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