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吳偉業·過吳江有感》原文賞析
落日松陵道,堤長欲抱城。塔盤湖勢動,橋引月痕生。市靜人逃賦,江寬客避兵。廿年交舊散,把酒嘆浮名。
據程穆衡《吳梅村編年詩箋注》,此詩當作于康熙七年(1668),即在自京退隱后。
吳江在太湖之東,松陵本吳縣鎮名,后也指吳縣。塔指吳江東門外的方塔,共七級,建于宋代。橋指吳江長橋,有七十二孔。
吳江地近作者家鄉,時當日落,高塔盤空,倒照湖中,隨波浮動,長橋之孔,又引初露的月影。這正是日月交替的時節,本來也快到市聲漸靜的時候,現在卻是因為逃避賦役而使人煙冷落,江寬也是人為的,因為都去逃難了。康熙七年,曾免直隸、江南、河南等水災區額賦,可見這時南北水災的嚴重,但朝廷雖有免賦之詔令,地方卻借此機會加緊搜括,人民只有倉皇奔逃。
據靳榮藩《吳詩集覽》: 清初吳中隱居的文士,曾結為詩社,往來于三江五湖間,后因受莊氏史案的株連,社集遂輟。“二十年交舊,梅村蓋感其舊事歟?”這也只是推測之詞,姑備一說。但作者生活于易代之際,二十年中,故交先后零落,也是很自然的事,自己雖然幸存,卻被浮名所誤。這非謙詞,卻是悔情。
偉業一生,其為后人責難者,皆因北上應征,出仕新朝;偉業詩文,最為后人激賞感慨者,也即是方寸之間的愧悔之誠。
上一篇:古詩《趙孟頫·絕句·輕輕踏破白云堆》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王世貞·送妻弟魏生還里》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