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逕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悠悠空記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來花弄影。重復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解析】封建時代不得志的士大夫常有悲老傷春之嗟嘆,一些有志于家國的優秀人才常因受摧殘不能施其志向而發悲吟。這首詞就是作者“臨晚鏡,傷流景”,有慨于光陰易逝、往事成空的作品。飲宴觀舞,持酒聽歌,本是士大夫階級的賞心樂事,但作者感受的不是歡樂,而是憂愁;并且午醉醒了仍愁腸寸斷,無盡無休,可見此愁的深沉、執著。緣何而愁?“逕春”一句,作者明知四時變化,春已逝去,然而還是問她幾時才能回來,表面是問自然界中之春能“幾時回”,實際是問自己生命中的青春尚能回來否。回答是肯定的,逝去的春天不會返回,人的青春也不會再來。光陰逝去,往事成空,所以就不免“臨晚鏡,傷流景”了。過去的許多往事“空記省”,到而今想也無益,所以就不免“愁未醒”,怨難消了。上闋寫人由午及晚的愁悶,下闋則專寫晚景。換頭兩句寫作者傍晚所見。“沙上并禽”和作者的孤寂身影做了對照。“云破月來花弄影”,通過看似月在云間流動以及花影飄動,暗示了有風吹動。有風又當怎樣呢?于是忙著用“簾幕”“密遮燈”。而風過人靜之后,作者進一步想到,今晚猶能看到“花弄影”,可明日起來,可就會“落紅滿徑”,滿目蕭然了。表面是傷春,實際上不是對自己臨近老境,人事堪悲的嘆息之語嗎?正因為感到萬事皆空,所以他才心灰意懶,百無聊賴。這首詞調下有注“時為嘉禾小卒,以病眼,不赴府會”,正是這種心情的最好說明。觀張先填詞,用語極為準確,往往著一、二字而意境深邃。本首詞中的“云破月來花弄影”就是千古名句。王國維《人間詞話》中說:“‘云破月來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由此可見,填詞,關鍵不在于寫何景色,而在于如何去寫,如何寫得有韻味。
上一篇:經典《大風歌》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典《女曰雞鳴》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