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張先·青門引》
張先
乍暖還輕冷①,風雨晚來方定②。庭軒寂寞近清明③,殘花中酒④,又是去年病。樓頭畫角風吹醒⑤,入夜重門靜。那堪更被明月,隔墻送過秋千影。
【鑒賞】 黃蓼園 《蓼園詞選》 云:“落寞情懷,寫來幽雋無匹,不得志于時者,往往借閨情以寫其幽思。” 這首詞抒寫的是暮春時節所產生的孤獨寂寞的情懷。
上闋起句突兀,感覺細致貼切,切入角度恰當巧妙。“乍暖還輕冷”,既交待季節特征,又暗示作者的情緒與感慨。“風雨晚來方定”,既指某日特定的天氣情況,又將前句表述的情形具體化。暮春時節,最讓人傷感:凋花落紅,“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接下去,作者并未寫惆悵心境的原因,而是進一步將季節和自己落魄的表現具體化和強化。近清明,是具體季節; 因 “寂寞” 而 “殘花中酒”,而且 “又是去年病”。憂愁何其深遠: 在凄風冷雨的清明時節,何止現在才孤單寂寞、愁緒難遣,而是多年如此。
在上闋渲染鋪墊的基礎上,下闋漸漸道出 “懷人” 這一傷春緣由。但作者的巧妙和高超之處在于并未點明所懷之人的任何具體情況,只以 “隔墻送過秋千影” 含蓄表述,給讀者無限遐想和回味的空間。本想于醉中解脫,卻被畫角驚醒,凄風吹醒。結句 “那堪” 一詞道出心中最痛之處: 物是人非。秋千仍在,秋千影仍在,人兒卻不知身在何處,影在何方。黃蓼園激賞曰: “角聲而曰風吹醒,‘醒’ 字極尖刻。末句那堪送影,真是描神之筆。” 思而不見其面,睹物傷懷,難以言表。
縱觀全詞,作者結合觸覺 (暖、冷)、聽覺 (畫角) 與視覺 (殘花、明月、秋千影) 表達感情,含蓄蘊藉。
上一篇:《蘇軾·青玉案》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俞國寶·風入松》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