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僧揮·金明池》
僧揮
天闊云高,溪橫水遠(yuǎn),晚日寒生輕暈①。閑階靜、楊花漸少,朱門掩、鶯聲猶嫩。悔匆匆、過卻清明,旋占得馀芳②,已成幽恨。卻幾日陰沉,連宵慵困,起來韶華都盡③。怨入雙眉閑斗損④,乍品得情懷,看承全近⑤。深深態(tài)、無非自許,厭厭意、終羞人問⑥。爭知道,夢里蓬萊,待忘了馀香,時傳音信。縱留得鶯花,東風(fēng)不住,也則眼前愁悶⑦。
【鑒賞】 這是一首閨情詞。
上闋寫暮春景色。“天闊云高,溪橫水遠(yuǎn),晚日寒生輕暈。閑階靜、楊花漸少,朱門掩、鶯聲猶嫩。” 開篇寫傍晚時分,天高云淡,溪水自流,夕陽漸暗,階前落花稀疏,一片寧靜,人們緊閉著門戶,只聽見黃鶯稚嫩地鳴叫。這是一幅凄清寂寞的晚春圖畫,令人心情沉重。“悔匆匆、過卻清明,旋占得馀芳,已成幽恨。卻幾日陰沉,連宵慵困,起來韶華都盡。” 接下來寫思婦因為心灰意懶,終日懨懨,不覺春光流逝,清明過后,本只剩得殘春余光,但是因為自己晝夜慵懶,起來時春光已盡了。上闋寫得頗為生動,思婦渾渾噩噩的情態(tài)宛然在目。
下闋寫思婦的內(nèi)心活動。“怨入雙眉閑斗損,乍品得情懷,看承全近。” 這一句形象地寫出了思婦思念情人時的愁態(tài),雖然眉頭緊鎖,卻還有春風(fēng)解愁,稍感安慰。但是馬上又轉(zhuǎn)入更深的悲哀中了: “深深態(tài)、無非自許,厭厭意、終羞人問。” 寫思婦對心上人一往情深,卻是一廂情愿,終日慵懶,想念伊人卻又羞于人問。此句寫出了懷春女郎的萬般情態(tài)。“爭知道,夢里蓬萊,待忘了馀香,時傳音信,縱留得鶯花,東風(fēng)不住,也則眼前愁悶”,寫她無時無刻不思念著情郎,雖然只能在夢中相見,也讓她回味無窮,暗自甜蜜。她希望時時得到情郎的音訊,因為鶯花易老,青春易逝,想到這里,她眼前又堆起一片愁云。
這首詞把年輕女子的多情與嬌羞寫得十分動人,她有些慵懶,有些感傷,有些哀怨,也有些甜蜜。一個感情真摯、熱烈而又羞澀矜持的女性形象躍然紙上。
上一篇:《高觀國·金人捧露盤》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秦觀·阮郎歸》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