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吳文英·祝英臺近》除夜立春
吳文英
除夜立春
剪紅情,裁綠意,花信上釵股。殘日東風,不放歲華去。有人添燭西窗,不眠侵曉,笑聲轉新年鶯語。
舊尊俎,玉纖曾擘黃柑①,柔香系幽素②。歸夢湖邊,還迷鏡中路③。可憐千點吳霜④,寒銷不盡,又相對落梅如雨。
【鑒賞】 “除夜” 和“立春” 本來就是兩個傳統的節日,在此又逢為一起,同時迎來新年新春,實乃為雙喜。
“剪紅情” 三句盡顯新春氣象。尤其是“上” 字,把看不見的春風寫得有生氣,印證那句 “春風得意” 是再妙不過了。“殘日東風” 句,可表達兩層意義,一層是帶著春意的東風直逼除夕的 “殘日”,表明 “東風” 才是今天的主角; 另一層是 “殘日” 雖是戀戀而墜,但詞人對它不耐煩,對除夜及立春盼望有佳,希望早一步進入喜慶的狀態。“殘日” 也有自己的掙扎,“不放歲華去”,確實是不可能了,新生事物及新的一切要到來之時,那股力量是襲人的,擋也擋不住。“有人添燭西窗” 三句,給我們展現了守歲人的執著和歡樂,同時也從側面反映出當時人民大眾對傳統文化的那份珍視,其盼望除夜,尤其是巧逢雙節之時,顯得更加熱切。整個上闋都是在為慶祝雙節而忙碌著,場面充滿生氣,也十分壯觀。這是何等的歡欣喜悅。
下闋開始筆鋒一轉,一個 “舊” 字突出情調難比上闋,多是低沉。詞人又進入一幕幕回憶的片段,想當年,“玉纖曾擘黃柑”,“柔香系幽素”。而此時再回去,卻“迷鏡中路”,那只是在湖邊的一場夢而已。“歸夢” 二句,暗示在新的一年里,春天到,而新年有 “歸夢”,卻無歸路,所以對應著末句 “又相對落梅如雨”,無奈之極。
全詞上闋極力寫除夜立春給百姓帶來的喜悅,下闋只是詞人的惆悵不已。這種急轉直下的跳躍,將往昔與今日一幕幕情景有序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辭舊不去,迎新卻又迎來新愁,難怪“落梅如雨”,詞人是面對落梅和雨而懷人。
上一篇:《吳文英·祝英臺近》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周邦彥·綺寮怨》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