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
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
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
這首詩主要是感喟懷才而見棄、詩文無用之悲。
“尋章摘句老雕蟲”,是用漢代揚雄之典,結合自己讀書寫作的實際,來描繪自己的勤苦。西漢末年的揚雄,少年時代很有才華,喜愛作賦。賦是一種很講究音韻、對仗、排比等文字技巧的文體。后來他覺從事文字辭賦的寫作并沒什么了不起,不過是像小孩子雕刻魚蟲之類的小技,大人是不干那些事情的(“童子雕蟲篆刻,……壯夫不為也?!?“曉月當簾掛玉弓”?!皶栽隆奔闯繒灾?“玉弓”,即下弦的殘月。這兩句說,自己在園中,成天搜尋篇章,摘錄字句,這干的不過是一種雕蟲小技;白晝如此,日以繼夜,又夜以繼日,孜孜不息;轉眼之間,天又亮了。只見弦月斜照當戶,就像一張彎彎的玉弓,懸掛在天邊。這凄婉的詩句,似乎流露出詩人自卑自賤的思想。這與他以詩文自負的性格大相徑庭。詩人曾自謂“少年心事當拿云”(《致酒行》);并自比為寶劍,“自言漢劍當飛去”(《出城寄權璩、楊敬之》),何以在這里卻如此頹傷呢?這是因為,他雖有滿腹的經綸才華,但在現實中卻屢屢碰壁,因而心酸激憤,出此憤慨不平之語。這兩句,既勾勒出了詩人日夜苦吟、不知疲倦的情景,又以景托情,描摹出詩人凄寂冷落的心境。
“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薄斑|海”,遼河流域的海濱地區,即遼東,這里泛指征戰之地。“哭秋風”,即悲秋。楚國宋玉,曾作《九辯》,極寫秋景之可悲,后世便以“悲秋”代指作品的感傷情調。這兩句說,現在連年征戰,武將獨尊,這些悲秋的文章放在戰場上又有什么用呢?要理解這兩句的真正含義,必須理解“哭秋風”相矛盾的雙重含義。悲秋之作在戰場上確實無用,這是詩句中已有的含義。但詩人何以又要悲秋呢?年年征戰,屢屢失利,國威軍威,喪失殆盡,此其一悲;外寇犯邊,遼海征戰,天下疲憊,黎庶遭殃,此其二悲;戰將無功,文臣失謀,請纓無路,報國無門,此其三悲;時暗君昏,文章不顯,此其四悲。知其四悲,詩人又何以不“哭”呢?它與屈原“悲回風之搖蕙兮,心冤結而內傷”(《九章·悲回風》)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詩以自卑自傷的方式,表現了詩人懷才見棄的悲憤深沉感情?!袄稀弊值莱隽嗽娙俗x書與寫作的勤苦及不滿;“哭”字又將身世坎坷與國事之憂融而為一,從而情景交融地表現出作品的復雜感情,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
上一篇:盧僎《南樓望》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劉叉《姚秀才愛予小劍因贈》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