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 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這首詞是詩人在江西上饒帶湖閑居時所作。詞選取了農村生活的一角,以輕筆淡墨描繪了江南初秋時的優美風景畫和勞動風俗畫,其寫小兒情態之處,稚趣盎然。
詞的上片由村居房舍、環境寫到翁媼。傍著小溪,依著小草,一座矮小的茅屋,這是一幅農家村居的小景,雖無高堂華屋,也非櫛次鱗比,卻以其矮小而見幽雅,以其茅頂而見其古樸。在這樣的屋里,無宦海波濤,無官場風浪,喝著家釀老酒,聽著老人談話。老翁老嫗的柔媚吳音,十分動聽。
詞的下片寫三個兒子各自的情態。遠處有大兒在河東鋤豆,近處有次兒在編織雞籠,不遠不近處有小兒在剝蓮蓬。最為傳神的是“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小兒子一個人躺在那里剝蓮蓬嘗新,他是自己去擷取來的,還是大人擷了給他的呢?他專心致志,興致很濃,“臥”的動作更表現了他的稚嫩。
這首詞中翁媼、大兒、中兒、小兒不同年齡的人,如果不寫入小兒,則全詞的趣味也就減弱。雖然本詞不是專意于寫小兒,可是加入這一筆,老幼相映,大小相輔,也就給詞平添了新鮮色彩。尤其將小兒安置于煞拍處,更使人覺得余味不匱,聲情裊裊。
上一篇:《涉江采芙蓉·《古詩十九首》》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清平樂·黃庭堅》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