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湋
傭賃難堪一老身,皤皤力役在青春。
林園手種唯吾事,桃李成陰歸別人!
這首詩代一位老園丁抒寫胸臆。凡代人作詩,必須設身處地,寫其人最關心的事;用詞造語,也必須符合他的心態(tài)、口吻,這樣才能取信、動人。
詩著重寫老人的衰猶力役,勞而無獲,用詞淺近而意自深沉。“傭賃”是一篇關鍵,放在詩的開端最顯眼處。老園丁受人雇傭,為人奴役,身屆老境還要無休止地勞作,故覺“難堪”,難以忍受。“皤皤”,白發(fā)垂垂的樣子。“皤皤”上承“一老身”,使“老”具象化,又和下面的“青春”對照。“青春”,《楚辭·大招》注:“青,東方春位,其色青也。”指春季。春天萬物萌發(fā),是種樹的季節(jié),白發(fā)蒼蒼的老園丁趁著大好春光,栽桃種李,辛勤勞動。“青春”,又使人聯(lián)想到少年,少年與“皤皤”之老對照,又使裝點春天之美的園丁的老態(tài)更加鮮明。
第三句順承“力役”發(fā)論,寫“林園手種唯吾事”,“唯”,有獨、但、只是的意思,老人深深的怨恨就從“唯”字中泄出,并且引出下句桃李成陰,卻歸別人享受的不合理的結果。“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詩經(jīng)·魏風·伐檀》)“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秦韜玉《貧女》)“遍身羅綺者,不是養(yǎng)蠶人!”(張俞《蠶婦》)古往今來,多少被壓迫、被剝削者發(fā)出這共同的呼聲。那些不從事種植的人,卻享有桃李之實,這也正是園丁老人最覺“難堪”的事。詩中沒有“淚”、“恨”的字眼,但詩人代老園丁所作的切合人物身份的質樸、平實的敘述,卻包涵著無限辛酸。
有人從“老”字著眼,評論此詩,說:“老人雖手種林園,而至桃李成陰,則恐不及待,此時只歸之別人耳,洪源(耿湋字)之作,可喚醒人世一場春夢。”(《詩式》)古語說:“前人種樹后人乘涼”,為后輩造福這是老一輩的光榮職責,何至于難堪?“傭賃難堪一老身”,詩人開章明旨,已點出全詩之眼。從一老人的角度寫,正如白居易《賣炭翁》寫一燒炭老翁的衰猶力役一樣,更易激起人們的同情之心。
在耿湋的詩集中,寫勞動人民的不止這一首,還有《贈田家翁》、《路旁老人》諸篇,試引《路旁老人》一首:
老人獨坐倚官樹,欲語潸然淚便垂。
陌上歸心無產(chǎn)業(yè),城邊戰(zhàn)骨有親知。
余生尚在艱難日,長路多逢輕薄兒。
綠水青山雖似舊,如今貧后復何為!
可見其對人民疾苦的拳拳惻隱之心。
上一篇:張繼《閶門即事》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韋應物《登樓寄王卿》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