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
知君暗泊西江岸,讀我閑詩欲到明。
今夜通州還不睡,滿山風雨杜鵑聲。
元和十年(815),在元稹任通州(今四川達縣)司馬期間,白居易先寫過一首《舟中讀元九詩》:“把君詩卷燈前讀,詩盡燈殘天未明。眼痛滅燈猶暗坐,逆風吹浪打船聲。”那詩是寫白居易在赴江州途中,長夜孤舟,因而把好友元稹的詩當作旅途伴侶,拿到燈前來讀。但由于“書當快意讀易盡”,好友的好詩,一氣讀完了,但天還沒亮。這時,他讀得眼也疼了,便將燈熄滅。但由于與作品產生共鳴,心潮澎湃,詩人怎么也睡不著了,只好暗坐而待黎明。這里,元稹詩“知君暗泊西江岸,讀我閑詩欲到明”,就是對這段事由的概括。“君”指白居易;“暗泊”,指左遷之途,無侶為伴,寂然無聲;亦指舟泊江上,“滅燈猶暗坐”。“西江”,指長江,長江西來,故稱西江。這兩句,要著重理解的是次句“閑詩”二字。“閑詩”,有閑之詩,無價值之詩。這實際既是一種自謙,也是一種牢騷,說自謙,是因元白早歲都熱衷于政治革新,并努力通過文學活動推動這種政治革新,他們的詩意,往往以世上不平之事興于怨刺嗟嘆,動人心扉,何“閑”之有?友人讀之直到“天欲明”而不眠,便說明詩之魅力與感人至深。說牢騷,是因許多怨刺諫詩,常遭“仆之所重,時之所輕”之遇,良苦用心,不為世人所知,故以“閑詩”名之。
后兩句是寫自己讀白居易的詩:“今夜通州還不睡,滿山風雨杜鵑聲。”“通州”,今四川達縣,當時元稹為通州司馬。這是以地名代指元稹。“還不睡”,是說自己讀白居易的詩,越讀越有味,越讀越受感動;這時,只聽滿山風雨飄飄,滿山杜鵑的啼鳴之聲。這“滿山風雨杜鵑聲”,和白居易的“逆雨吹浪打船聲”一樣,都是以景結情的好詩句。白詩寫逆風吹浪扣擊船舷,正和洶涌澎湃的心潮相應和,此起彼伏,難解難分;元詩寫“風雨杜鵑聲”,是為了表現讀白詩之后,時而心情激動,時而心緒悲涼,這正與“滿山風雨”相契合;而“杜鵑聲”,又借“杜鵑啼血”之典,和“不如歸去”的啼鳴,表現了詩人心中悲苦和念友思鄉的切膚之痛。而兩詩的結尾如此相似,又表現了兩位好友互相懷念、互相安慰、互相支持的深摯情懷。
上一篇:元稹《梁州夢》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元稹《智度師二首(其二)》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