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國輔
少年襄陽地,來往襄陽城。
城中輕薄子,知妾解秦箏。
《襄陽曲》,屬樂府《清商曲辭·西曲歌》。據《樂府詩集》“西曲歌”題解云:“《西曲歌》出于荊、郢、樊、鄧之間?!鼻G、郢、樊、鄧,皆長江中游和漢水兩岸的大城市,所以《西曲歌》中充滿著水上船邊的情調及商人游女的生活內容。樊、襄陽,即今湖北襄樊市,自漢以來,便為重鎮。城當漢水之曲,上通秦隴,下控荊楚,唐河、白河交匯于境內。形勢扼要,交通便利,商業發達,經濟繁榮。周圍又有隆中、習家池、望楚山、漢皋山、鄭交甫解佩渚、峴山墮淚碑、杜預沉碑潭等名勝古跡。因而吸引了不少文人騷士、商賈游客,更增添了少年男女們冶游的興味。
文人擬作樂府,不必親歷其事;有感而發,借以抒懷而已。不過,崔國輔由長安赴竟陵貶所,途經襄陽而作此詩,也是可能的。詩是以一個半老徐娘的口吻在回憶少年情事。她說她少年時代的生活是同襄陽密不可分的,這里是她經常來往的地方。由“來往”二字可知,她當年是在各個城市過著流動的生活,襄陽僅是其來往居住過的城市之一。即使這樣,城里的輕薄子弟,冶游少年,也都知道她是個妙解秦箏、能歌善舞、名噪一時的明星。秦箏,古弦樂器,相傳為秦大將蒙恬改造古箏而成。其音沉伏,其聲怨慢。作者于此用烘云托月法,說她當年僅僅是“來往”于襄陽,有機會在此獻藝,便贏得如此盛譽,足見其伎藝之高超,非尋常可比。唇吻之間,有自豪意味。同時,商女琵琶,自憐自傷,自惜自悔之意,也寄寓其中。只是詩不明言,而極夸其當年聲譽之盛,則老大不偶的幽情暗恨,皆于弦外音中見之。作者是否如白居易遇琵琶女時一樣,也有“同是天涯淪落人”之慨,是值得仔細品昧的。詩中用民歌慣用的反復和接字之法,更加強了詩的節奏美,聲情搖曳,韻味無窮。
殷璠《河岳英靈集》評崔國輔云:“婉孌清楚,深宜諷味;樂府數章,古人不及也?!闭怯羞@些五言小詩,才使他能在盛唐詩壇上,與李白并提,“號為擅場?!?宋犖《漫堂說詩》)并與王昌齡、王之渙相隨唱和,自占一席之地,而創成了“崔國輔體?!?韓偓有《效崔國輔體四首》)
上一篇:崔國輔《怨詞二首(其二)》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杜牧《宮詞二首(其二)》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