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曼殊
狂歌走馬遍天涯,斗酒黃雞處士家。
逢君別有傷心在,且看寒梅未落花。
這是一首贈答詩,作于1914年春。詩題中的“平原”,系日本地名;“別邸”,即別墅;“玄玄”,名田桐,字梓琴,別號玄玄,湖北蘄春人,曾參加抗清反袁斗爭,辛亥革命失敗后,隨孫中山逃亡日本。此詩是曼殊歇息平原別墅時為贈送田桐而作。詩中贊頌田桐,歌頌友情,憶昔撫今,感懷國事,雖是曼殊后期詩作,但對革命仍充滿了信心和進取精神。
首句以“狂歌走馬”劈空而來,筆力雄健。作者不寫田桐的為人、風度,而言“走馬遍天涯”概括其抗清反袁的戰斗歷程,句中“走”“遍”二字,既言其不畏艱辛,又敘其轉戰各地,形象地襯出對象的英氣豪情。第二句“斗酒黃雞處士家”,處士指有才德而隱居不仕之人,意謂當年一起飲酒歡宴之時,縱談國事,情誼深篤,往事歷歷在目。可如今國事危急、民族受難,縱然與君相逢,可要為國事傷心了。辛亥革命失敗之后,沙俄強占我國黑龍江呼倫貝爾地區,國民黨議員宋教仁被殺,袁世凱解散國會,李烈鈞、黃興等人舉兵討袁被袁軍張勛所克。“二次革命”失敗后,孫中山被迫逃亡日本。數年間國事的危難多變,怎能不使“水晶簾卷一燈昏,寂對河山叩國魂”(《無題》)的蘇曼殊感到憤懣和憂愁呢?他感懷國事,傷心泣淚,故以詩相贈。末句云:“且看寒梅未落花”,傷心何用,且看未來,則又以未落的寒梅為喻,與田桐共勉,不怕環境的險惡,以表達對抗清反袁斗爭勝利的信心。“且看”二字,意在勉勵,含有失敗了再干之意,此句為全詩精神所在。
這首詩述事抒情,作者善于把刻畫人物的聲情與抒發心靈意緒相結合,調動藝術的情感因素,把“傷心”與“且看”融成一氣。訴傷心而不失雄健,追往事而展望未來。田桐有《答曼殊平原邸見贈原韻》一詩,今附于此:“廿年囊劍走天涯,海上縱橫到處家。今日喜同方外客,垂楊溪畔嚼梅花。”
上一篇:蘇曼殊《以詩并畫留別湯國頓(其二)》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周實《登山 (六首選一)》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