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燧·[雙調] 壽陽曲
姚燧
詠李白
貴妃親擎硯,力士與脫靴,御調羹就飧不謝。醉模糊嚇蠻書便寫,寫著甚楊柳岸曉風殘月。
【鑒賞】 天寶元年 (742),李白由友人吳筠、賀知章等人推薦,受到唐玄宗的賞識,召人長安,任供奉翰林之職。在此期間,唐玄宗度曲,命他填制新詞。后因醉侮宦官高力士,得罪貴妃楊玉環,被賜金還山,離開長安,漫游江湖。
此曲描述的是李白在供奉翰林期間的一樁軼聞趣事。曲詞寫得饒有趣味,可供讀者品賞。
前三句表現李白蔑視權貴、傲岸不羈的性格。李白在宮中作書,周圍侍候的人非同一般,其中有貴妃,有宦官,還有皇上,真可謂榮耀無比。請看,楊貴妃為他捧著硯盤,高力士給他脫下皮靴,唐玄宗替他調制羹湯。面對如此殊遇,若是一般文人,定會感激涕零。然而李白卻不同凡俗,他竟連寵妃、貴臣,乃至皇上也不放在眼里。他以為此種殊遇,理所當然,受之無愧,因而并不稱謝,其性格是何等放蕩不羈。
后二句贊頌李白非凡的氣質和才華。李白受玄宗之命,揮毫作書,理應清醒頭腦,精心撰寫。但他卻喝得酩酊大醉,雙眼朦朧。他寫回答南蠻的書信,正經內容只字未提,竟然寫上 “楊柳岸曉風殘月” 六個大字,真令人啼笑皆非。這一情節純屬虛構。“楊柳岸曉風殘月” 本是宋代柳永《雨霖鈴》 中的詞句,李白當然不可能引用。但作者通過藝術想象,有意杜撰這一情節,從而使李白的氣質躍然紙上,使李白的才氣咄咄逼人。
此曲構思巧妙,形象逼真,令人讀后賞心悅目,回腸蕩氣。
上一篇:關漢卿·[雙調]大德歌·冬|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李愛山·[雙調]壽陽曲·厭紛|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