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
白露下玉除,風清月如練。
坐看池上螢,飛入昭陽殿。
《長門怨》是一個樂府舊題。傳說漢武帝早年曾許愿,要以金屋藏阿嬌,倍加寵愛。于是阿嬌——陳皇后“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擅寵驕貴,著實風光了一陣子。但好景不長,因十余年無子,終于被貶入長門宮中,飽嘗孤凄。漢時司馬相如曾緣此而作《長門賦》,后又有人以詩的形式來表現,這便是《長門怨》。后世的《長門怨》,自然已不再拘泥于陳皇后的故事,而引申為更廣泛的宮怨詩了。
劉基的這首《長門怨》,首先給我們描摹了一幅似乎是寧和安詳的秋夜圖:“白露下玉除,風清月如練。”夜已至深,白露已下,堂前的臺階已被白露覆蓋。月明風清,月光如白練般瀉下,格外地純凈柔和。處在這般如冰似玉的秋夜,該是心境超然平靜的吧!然而詩人筆鋒一轉:“坐看池上螢,飛入昭陽殿。”在這朗月清風的秋夜,主人公原來對這美好的環境渾然不覺,而只關注著一個事實——昭陽殿的華貴顯赫。昭陽殿,是漢成帝皇后趙飛燕的宮居所在,后人往往把它跟長門宮作對照,以表現得寵和失寵的天淵之別。清夜之中,連池上飛螢,也不愿在這冷清的長門宮中徘徊,而爭著向昭陽殿去湊趣,益發顯得這里是無人會來光顧的冷宮。由此我們再回過頭來細細品味前兩句,恍然省悟到它絕非寧和安詳之句,而在平靜的外表下蘊藏著復雜酸楚的內心情感。白露、清月只增加了主人公的無限惆悵,往昔的榮耀如今都已移向他人別處,她所體會的秋夜只是一片蒼白和冰涼,而在這蒼白冰涼之中,眼看著流螢也往昭陽殿飛去,更覺寂寥慘淡,孤寞無依。
作為宮怨詩,全詩無一字寫“怨”,所表現的是翻滾的內心悲苦,卻并不呼天搶地,含而不露,不動聲色,以背面敷粉法寫情,是本詩的特點。詩人以平白質樸的語言,將長門宮一景作一淡淡素描,毫無做作雕飾之處,一切那么自然恬淡,而正在這淡淡的筆墨之下,透露了深深的哀愁,使詩作平添了感人的藝術魅力。
上一篇:薩都剌《過高郵射陽湖雜詠九首(選二)》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邊貢《重贈吳國賓》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