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
宋玉平生恨有余,遠循三楚吊三間。
可憐留著臨江宅,異代應教庾信居。
鄭廣文,指鄭虔,因為多才多藝,唐玄宗為設置廣文館,以虔為博士。鄭虔的舊居,接近曲江。商隱經過這樣一位有才而又很不幸人物舊居,心里有很多感觸。但詩里沒有直接講鄭廣文和自己,而是講了宋玉。“宋玉平生恨有余,遠循三楚吊三閭。”三閭,指曾經做過三閭大夫的屈原。宋玉曾經作《九辯》、《招魂》等憑吊屈原的文章,詩中則據此想象宋玉曾經遠道跋涉,憑吊屈原。“可憐留著臨江宅,異代應教庾信居。”宋玉留下的臨江之宅,在江陵城北3里。梁代文人庾信因侯景之亂,從建康逃回江陵,居宋玉故宅。他的《哀江南賦》中兩句“誅茅宋玉之宅,穿徑臨江之府”是本篇后半所本。一首詩輾轉牽連到這么多人物,不用說命意是很曲折復雜的。一、從鄭虔為廣文館博士一端看,商隱可能借以比己為太學博士。杜甫詩“諸公袞袞登臺省,廣文先生官獨冷。”(《醉時歌》)無論廣文館博士,還是太學博士,同屬冷官。二、鄭虔被貶臺州(今浙江省臨海縣),屬東楚之地,詩中借宋玉遠循三楚暗比。由這方面看,又可能寓商隱飄泊桂州、徐州之恨。三.宋玉有才無命,遭遇不偶,故遠循三楚吊屈以寄其遺恨;而異代之庾信,亦有才無命。其身世之悲,可比宋玉。宋玉故宅,又恰為庾信所居。由這種后先相續的情況看,今日詩人過廣文舊宅,不惟有往昔宋玉吊屈之恨,亦隱然有文采風流,相傳一脈之情。“自譽自嘆,皆寓言外”。總之,淪落文人,古今一轍。“江山故宅空文藻”、“蕭條異代不同時”等復雜情緒,在本篇中是通過好幾種聯想來暗示的。
題與詩若即若離。詩本身又輾轉婉曲,從多方面留下暗示,引發人聯想,在商隱絕句中別具一格。
上一篇:李商隱《咸陽》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李商隱《屏風》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