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宮闕郁嵯峨,六國樓臺艷綺羅。
自是當時天帝醉,不關秦地有山河。
詩的前兩句通過寫秦都咸陽宮闕的壯盛高大,景觀非凡,表現秦王朝掃平六國時煊赫聲勢。秦始皇每破諸侯,即模仿其宮室的樣式,興建樓臺于咸陽北阪上,南臨渭水。自雍門以東至涇渭二水,殿屋復道周閣相連。所得的諸侯美人、鐘鼓也放置在里面。“六國樓臺艷綺羅”,“綺羅”指美人。同時“艷綺羅”三字,亦引發人想象仿建在咸陽的六國樓臺之美。
“自是當時天帝醉,不關秦地有山河。”前一句用這樣一個傳說:“昔者大帝(天帝)悅秦穆公而覲(接見)之,饗以鈞天廣樂,帝有醉焉,乃為金策錫用此土(指秦地)”(張衡《西京賦》)。后一句反駁一些人認為秦得地理條件之利的看法。如賈誼《過秦論》上就有一段話:“秦地披山帶河以為固,四塞之國也,自繆公以來,至于秦王(始皇),二十余君,常為諸侯雄。豈世世賢哉,其勢居然也。”針對這種看法,本篇則說秦之削平六國,混一天下,非因山河之險固,而緣適遇天帝之醉。“自是”句意殊憤憤,非通常詠史論史,而有天道憒憒之慨。暴者自得天祐,憤世之情極深。姚培謙說:“用意全在一‘醉”字,即‘如何鐵如意,獨自與姚萇’之意”。所引詩是李商隱《張惡子廟》中的兩句,亦是慨嘆神道不公,無端幫助姚萇那種人成為后秦皇帝。姚氏將《咸陽》與《張惡子廟》聯系起來,有助于把握詩的意旨。作者乃是因為世道不公而致慨于天道不公。至于這種慨嘆,具體針對現實中何種事情,似乎不必拘泥。比如有人說是慨嘆當時藩鎮強梁跋扈,有人說是警告有國者不可恃山河之險,有人則認為是慨惡人而有好運,都可以成立。詩本身是由多種感受觸發的,由于表達之蘊藉深沉,可以啟發人多方面聯想,它的好處也就在這里。
上一篇:李商隱《杜司勛》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李商隱《過鄭廣文舊居》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