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曲連環接翠帷,高樓半夜酒醒時。
掩燈遮霧密如此,雨落月明兩不知。
從詩題和內容看,這首詩頗像是專寫屏風的詠物之作。解者更因詩中有“掩燈遮霧”、“雨落月明兩不知”之語而認為系托諷“蔽明塞聰”之流。細審詩意,并不專詠屏風,更未必有所比附托寓。它所抒寫的,不過是“高樓夜半酒醒時”對周圍環境的一種感覺印象和朦朧情思。
首句寫室內陳設。古代屏風每置于床邊,以障蔽和擋風。這里說“六曲連環接翠帷”,是指12扇疊為6折的屏風橫置床邊,連接著翠綠的帷帳。這種陳設對翠帷中濃睡的人構成了一個近乎封閉的環境,為三、四句“掩”“遮”“不知”伏根。次句點出地點——高樓,時間——半夜,人物活動狀態——酒醒時。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地和人物活動背景,最易觸發對環境醉意朦朧的感受。這句敘事,在全篇中處于關鍵地位。
三、四句即集中抒寫夜半酒醒時的印象與感受。六曲屏風,層層帷幕,不但遮住了室內的燈光,而且擋住了室外的霧氣,整個室內成為一個嚴密閉鎖的空間,以致醒來時連外面究竟是下雨還是月明都弄不清楚了。說屏風掩燈自可,但遮霧卻必須有隔絕室內外的層帷,從這里也可看出此詩并不單詠屏風,而是抒寫“夜半酒醒時”對屏帷簾幕鎖閉中的環境的印象與感受,一種在濃艷溫馨中微感窒悶的感受。
此詩既非傳統的“托物寓志”之作,也并沒有表現某種明確的情感,它只是寫一種直覺印象,朦朧意緒。這種內容,標志著五、七言詩內容意境的詞化。在后來的詞中,寫夜半酒醒夢回時室內環境氣氛便成為常境?!皦艉髽桥_高鎖,酒醒簾幕低垂”一類典型的詞境在這里正可找到它的濫觴。此詩作詞境讀,頗饒情致韻味;作詩境讀,不免纖細輕艷;以寄托為解,則全乏詩意了。
上一篇:李商隱《過鄭廣文舊居》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李商隱《夜半》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