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素
秋天一夜凈無云,斷續鴻聲到曉聞。
欲寄征衣問消息,居延城外又移軍。
和前首一樣,此詩也是用曲折之筆來抒寫閨中思婦難以排遣的相思情懷的。只不過前者是從白日寫到黑夜,后者卻是從黑夜寫到白日。
“秋天一夜凈無云,斷續鴻聲到曉聞。”一、二句寫思婦徹夜失眠。對于心緒嫻靜平和者說來,秋高氣爽,夜空凈朗,只會增添賞玩的雅興。但結合詩題及第三句,便知這位思婦此刻卻只有空虛寂寥的感覺和印象。輾轉反側難入眠,只能眼巴巴望著窗外夜空出神。倘有云彩,還可遮蔽那照在關塞又照在閨中的明月,減輕相思之念;還可以在云彩的擬物想象中轉移心思,進入暫時忘情的地步。誰知卻是“秋天一夜凈無云”,只有在寂寞難耐的相思中熬渡了。一直到黎明,沒有雞啼或遠遠近近的高聲說話來打斷或沖淡她的思念,而是斷斷續續的自北而南的大雁之聲更攪愁腸。北雁南歸,戍北的丈夫卻不能回來;古人以雁捎書,而此刻卻沒有只字來撫慰她這徹夜的失眠。
雁過知秋寒。思婦的深情只能化為遙遙的體貼,她準備寄去征衣,也算是自己的情意到了丈夫身邊。誰知“欲寄征衣問消息,居延城外又移軍。”消息傳來,丈夫所在部隊本駐居延城(在今甘肅額濟納旗東南),可現在又轉移駐地,不知到了什么地方。這對女主人公的打擊是不難想見的。夜晚苦熬,好容易待到白天,可以捎衣寄信了,對方卻不知去處。不僅物件難以送達,書信難以傳遞,就是思念,一時也沒有個具體著落了。詩人拐彎抹角地掃描思婦心情意緒,層層卷起波瀾,曲折之筆,于此可見。
俞陛云《詩境淺說續編》說:“唐人集中多詠征夫思夫,宋以后頓稀,殆意境為前人說盡也。”張仲素的詩便是確鑿的例子。
上一篇:雍裕之《農家望晴》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張籍《蠻州》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