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已破三月來,漸老逢春能幾回?
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
如果我們把前詩中所說的春色無賴,禽鳥相欺作一些引申,認為它寄寓著某種現實諷刺和不滿,表現著詩人的某些人生困境及其態度,我想是不為過分的。詩人的人生追求,每每遇到挫折,各種意想得到意想不到的惡勢力,抑制著詩人社會志向的實現,使得他顛沛流離、窮困孤寂,這才是詩人愁懷難解的真正原因。
二月已經過去,三月已經到來,眼見春天就要過去。無論春天怎樣的令人愁懷難遣,但它畢竟是人生的又一個春天啊!更何況,我們的詩人已漸漸老矣,春天對于他來說還能有幾回呢?珍惜生命吧,將那無窮無盡的“身后事”暫且放下,還是把面前杯中的酒飲個干凈,因為這酒對詩人來說也是很有限的。詩人既然不能通過桃李、琴書來遣懷,剩下的一是通過內心的自我排遣,怎樣排遣呢?那就是想開一點,何必那么念念不忘“身外事”呢?二是通過行為排遣,那就是借酒澆愁。身外事,是指一個人的社會實現(如功名、富貴之類),這些是與人的自身實現(如性情、人格、物欲之類)相對的?!澳肌焙汀扒冶M”兩句,實際就是儒家一貫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人生態度的形象表達?!凹鏉笔亲罡呃硐?,“獨善”是不得已所為。因此,杜甫的“莫思”“且盡”云云,看去是放達,實際是執著。他的飲酒不是為了尋歡,而是為了遣愁,愁而需要心酒來遣,則說明愁之甚,這也正是他不能“莫思”的證明。因此,透過表面上的放達,我們可以看到詩人為光陰無多,人生有限,而大志未酬的焦慮急切之情。這也是詩人對各種“無賴”“相欺”的回答。
上一篇:崔顥《長干曲四首(其三)》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岑參《題三會寺蒼頡造字臺》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