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
山色無遠近,看山終日行。
峰巒隨處改,行客不知名!
詠山的絕句,如果說蘇軾《題西林壁》是以其理勝,那么,歐陽修的《遠山》則以其景勝。只不過,前者之“理”引發自客體的描繪,后者之“景”則是從主體感受中衍化出來。
“山色無遠近”,此句就整體勾勒,寫的是靜觀中的意象。在明滅的光線照射之下,由于云嵐的撫拂,龐然的群山近的可以變遠,、遠的可以移近,其細部難以辨別,可見的只有線條不清、色彩混和的大體輪廓,觀者只有渾然一色的感覺了。“看山終日行”,以錯覺寫山的動勢。山本不行人在行,人行則見群山行,其中一個“看”字,既顯觀者目不暇接之神情,亦現山勢的奔馳跨越之狀貌;日行其空,則可見人與山并逐的奇觀,并由晨至暮,行而不現其止。此句在幻化的虛感的動態描繪之中,展現出“遠山”的綿延不盡。“峰巒隨處改”,是對遠山的細部描寫,是對山景進行多角度、多層面的品玩。連嶺成峰疊巒為嶂展現出遠山的奇觀;因觀者視點、視線的變化而造成峰巒的變形,更給人以變幻莫測、境界迭出之感。這一移步換形手法的運用,將遠山的雄姿置于千變萬化之中,給人以無窮的聯想,幻化出千姿百態的意境!“行客不知名”,既對變動不居的“峰巒”而言,在無法擬名之中描述難以名狀的體會;亦就連綿不絕的山勢說,現的是交錯重疊、無法分割的渾厚美。既拉開了形影相從的人與山的距離,緊扣“遠山”之題旨;亦顯示出觀者冥思玩味而難識真顏的形象,把對遠山韻致的領略留在不言之中。
上一篇:歐陽修《晚過水北》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歐陽修《豐樂亭游春》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