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莊
李白曾歌蜀道難,長聞白日上青天。
今朝夜過焦崖閣,始信星河在馬前。
這首詩寫的是韋莊于公元897年入蜀途經焦崖閣時的感受。焦崖閣在今陜西洋縣北五十里的焦崖山上。
詩的重點在于表現一個“難”字,前兩句寫詩人艱難行走在曲折陡峭的焦崖閣上,聯想到了李白的詩作《蜀道難》。如果說詩人以前誦讀《蜀道難》只是一種間接感受的話,那么今日卻是身臨其境的具體感受。因此,詩接著寫到:“今朝夜過焦崖閣,始信星河在眼前。”星河,即銀河。親身的經歷,才使詩人真正相信了李白詩中“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的描寫。這里寫的是詩人對于“蜀道難”由將信將疑到確信無疑的一個認識過程,這個過程的完成就是“今日夜過焦崖閣”的親身體驗。
在寫法上,這首詩題為《焦崖閣》,當以寫焦崖閣為目的。但詩一開始卻不著墨于焦崖閣,而是寫李白的《蜀道難》。其作用有二,一是為焦崖閣張本起興,渲染氣氛;二是給讀者帶來許多聯想。這樣李白的長篇杰作《蜀道難》那磅礴的氣勢,便縈繞在讀者心中,籠罩在焦崖閣上。同時“曾歌”、“長聞”四字寫足了作者的將信將疑,和后面的“始信”相對,收到一種欲擒先縱的藝術效果。最后兩句的正面描寫著重在“夜過”,它與“白日”成對,白日過蜀道尚且難如上青天,夜晚不辨道路當難乎其難了。且全詩的夸張、烘托、描寫統統歸結于最后一個“信”字,將焦崖閣摩天頂星的高險形象,扎根于讀者心中。
上一篇:王昌齡《答武陵田太守》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司空圖《河湟有感》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