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天門山,指安徽當(dāng)涂縣的東、西梁山;兩山夾江對峙,就像一座天然的門戶。詩人舟行天門,雄麗的江山觸發(fā)了他的詩興,于是即興揮毫,寫下了這篇對祖國江山的贊美之歌。
“天門中斷楚江開”。先寫山,梁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沖擊而從中間豁然斷開,江水就從斷口咆哮奔騰,噴涌而出。一個“開”字,既照應(yīng)了天門,又寫出了江水被阻而積蓄的涌瀉千里的氣勢,為下面的“碧水東流至此回”的“回”字伏線。然后寫水,浩浩蕩蕩的長江被山阻擋,沖波逆折,白浪滔天。山壯水勢,水助山威,江、山映襯,形成了驚心動魄的奇觀。第三句用一個“出”字,化靜為動;靜穆的青山,將雄峻、優(yōu)美的身姿呈現(xiàn)給詩人,使人神迷心醉。末句“孤帆一片日邊來”,忽然轉(zhuǎn)寫映著陽光、順流而下的一葉輕舟。乍一看,它似乎和“兩岸青山相對出”并列,只是這幅山水畫中的一筆重彩;其實,它正是前一句的因,因為詩人就坐在這一葉輕舟上瞭望天門,兩岸的山和疾駛的船作相對運動,便都有了動感。“日邊來”似乎無理,但它使我們立即聯(lián)想到“忽復(fù)乘舟夢日邊”、“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詩句。這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的云帆和光輝的紅日,正是表現(xiàn)李白遭際圣君、成就功業(yè)的典型意象。而李白那豪放不羈,樂觀自信,勇于追求的性格和豐富的充滿激情的內(nèi)心世界,就從這忽而雄放奇險,忽而壯麗輝煌的飛動多變的境界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現(xiàn)。
上一篇:李白《送賀賓客歸越》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李白《橫江詞六首(其五)》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