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玄
奉詔修書白玉堂,朝朝騎馬傍宮墻。
牐河東畔垂楊柳,時有鶯聲似故鄉。
詩名“京城雜詠”,講的當然是繁華京城中的生活種種。這首詩反映的是一個仕途得意的中、上層官僚,一時的鄉思和對官場生活略感厭倦的感情。
前兩句交代了他的身分和常規生活。他“奉詔修書”,常秉承皇帝的意志,撰寫各種詔書敕旨,并且辦公的地方是在“白玉堂”,富麗堂皇的殿堂之內。一句話就說明他身分很高,是皇帝的親近之臣。“朝朝騎馬傍宮墻”,重點在于“朝朝”二字,盡管騎著馬沿宮墻徐行,威風凜凜,不無得意,但“朝朝”如此,就不免有一點厭倦了。下兩句就寫了他在一個春日的思鄉念頭,“牐河東畔垂楊柳,時有鶯聲似故鄉。”“牐”,同“閘”,閘門。據《宋史》記載當時稍大的河流“每百里置大牐一,以限水勢。”河閘之旁,楊柳依依,鶯聲嚦嚦,一派田野風光。他每天篤誠的奔走于皇宮,本來有些麻木了,春風中猛然聽到鶯囀之聲,不由勾起了對故鄉的懷念,看來懷念的不是故鄉之人,而是那淳樸自然的田園風光。之后呢?他畢竟是春風得意的呀,大概又打馬上朝了吧。
欣賞這首詩,我們注意的不在于主人公對生活是滿足還是略感缺憾,而是看到人性中的一個方面:對大自然的喜愛與追求。哪怕最汲汲于功名、利祿的人,正青云直上之時,美麗的自然風光,對他也是有感召力的。由此我們也可以悟出一點,人性具有豐富的內容,文學作品的任務就是去反映這豐富多彩的各個方面。
上一篇:袁桷《晚訪仲章不遇》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趙雍《暮春》古詩賞析與原文